永遠不要以自己的心思,去揣摩別人的心思。
可惜,宋恒對賀蘭山說的這句開解,田若凝、蘇慕梓和楚風流都沒有聽見。
八月十五,林阡擊敗薛無情、收服史秋鶩之后,楚風流和蘇慕梓都以為林阡會先打對方、自己還可以喘息或調整。他們這樣想的原因很簡單,蘇楚兩方都還有氣,林阡不可能一起打,再強都沒那個實力;而林阡的種種表現又證明,他對楚風流和蘇慕梓都有心,由此蘇楚自然算計出林阡打自己的難度和打對方的可能性。
但蘇楚都忽略了這一點若不是有兩方一起收的膽魄,林阡又怎會“表現”和“證明”出他有這個心
不錯,楚蘇兩方不是一起“打”,但是要一起“收”,前者兵戎相見,后者輿論攻心,在實際和虛無的兩大戰場,林阡早就攜策于心意欲一起拿下了
楚風流算到了林阡忌諱后院起火,林阡也確實不允許蘇軍再拖他后腿,林阡真的緊承著史秋鶩去收拾蘇黨了;但楚風流沒算到的是,林阡對蘇軍的輿論戰是速戰速決。由于拿下蘇軍通過的是人心途徑不費一兵一卒,盟軍幾乎同時就在專心致志地猛攻金軍根本沒來得及得到喘息的金軍,即使被激起死志哀兵不降,也無法抵抗林阡在收服蘇軍之后的實力倍增繼而,金軍的戰敗再反作用于蘇軍,則加速了殘余蘇軍的歸順
田若凝算到了林阡本心不愿打內戰,林阡也確實不允許金軍漁翁得利,林阡真的沒中斷與金軍的交戰繼續打了下去;但田若凝沒算到的是,林阡對金軍的戰斗也是速戰速決的。楚風流薛無情沒能像田若凝想的那樣起碼要撐到王爺的增援到為止那么快就慘敗,蘇軍根本沒時間進行調整和蓄勢。但金軍為何那樣弱還不是因為打金軍的不只是林阡還有蘇軍啊蘇軍幾乎同時就遭到了林阡的輿論侵入、在林阡打金軍的過程里接二連三向他倒戈。蘇軍的投誠,加速了金軍的戰敗
蘇楚誰先誰后已難以察覺,只知道雙方互為因果金軍敗得越慘,蘇軍降得越多,蘇軍降得越快,金軍越難翻身也許有人這時候還沒反應過來,何以仗竟然兩三天都打完了
發生的到底是什么意外林阡是怎樣掃清了種種憂慮
蘇楚雙方都曾替林阡愁過,這一戰他有兩個最大的障礙,一個是金軍的增援,一個是蘇軍的堅硬。
第一點,金軍的增援。田若凝說,“金軍增援何時到達隴右只是個遲早的問題,數量規模也空前難料”、“抗金,公私分明,先外后內”是林阡的原則,蘇慕梓說,“如果強敵壓境林阡還打內戰,那他就會得不償失,還聲名敗壞。”楚風流說,“畢竟林阡心里王爺才是最重。”術虎高琪說,“最終,王爺的增援在隴右將沒有任何敵人。”
他們都沒想到,林阡壓根沒把王爺的增援放心上因為,只要閃電之速搶在援軍到來前就把楚風流薛無情消滅干凈,王爺的增援到了隴右再天下無敵也沒用蘇楚都考慮到的這一點,那是林阡他下一戰的內容,不足以放入這一戰來考慮,隴右確實是他數年的經營,但楚風流和蘇慕梓一樣是“必須削砍的枝節”
第二點,蘇軍的堅硬。蘇慕梓說,“大多數將軍都不會叛離,因為他們都與林阡有不共戴天之仇。”田若凝說,“我軍內部是很堅硬的,不可能受迫崩潰”蘇慕梓和田若凝都這樣以為,林阡不愿把內戰打得生靈涂炭、而不戰屈兵悄然收服又那么困難是嗎,不戰屈兵真的很困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