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流也分析說,小青杏的試探失敗,讓林阡小覷不得蘇慕梓,蘇家的過分強硬反而使林阡更對之不除不快。林阡不可能不戰屈兵就只能費盡心思打蘇軍、去思考如何摒棄原則但還恪守底線結果林阡確實費盡心思了,但不是費盡心思打蘇軍而還是不戰屈兵
所有人都說,史秋鶩可不夠使蘇軍不戰屈服,是啊,所以當然不是用史秋鶩當林阡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反挖蘇軍的墻腳,史秋鶩只是個序幕和幌子,后面承接上的是一出毒辣的“顧震之死”
可以說,蘇楚雙方忽略的兩點都殊途同歸,也都被林阡抓住。
他們最不該忽略的,就是那顧震之死。這一場輿論攻心之戰,林阡需感謝黃摑、感謝軒轅九燁
史秋鶩對林阡的輕易歸降曾教楚風流嘆息過,越野的往事沒能被掩蓋、造成了史秋鶩極快就良心發現,若是有個能文過飾非的人幫他掩蓋事實倒好了。
這樣的人才,諸如黃摑,就掩蓋了大半山東之戰的真相。但是文過飾非就一勞永逸了不錯,陜西方面大多都把蘇慕巖和顧震的死完全歸結給了林阡和盟軍,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欺人者自欺至少楚風流等人還真不知道,顧震之死原來是有內情的黃摑等人又哪里清楚,他在山東蓋住的某個人是大半蘇軍的信仰基礎。
而田若凝或者現在不該說田若凝了,因為包括田若凝在內都是大驚失色、心亂如麻的,田若凝之所以違背本心輔助蘇慕梓不就是因為顧震嗎,失去了顧震這個精神支柱田若凝站不住腳情何以堪蘇慕梓也完全沒有料想,竟然是慕巖殺了顧震何止啊,林阡的輿論里,把顧震死前蘇慕巖的嘴臉描述成那樣無恥,更還抹黑了蘇降雪和顧震的戰友情誼這對蘇軍可能還不那么致命,但對顧黨來說會是怎樣的重擊起碼他們因顧震之死對林阡的“不共戴天”,沒有了
撇開顧黨而言,蘇軍死忠又何嘗沒有死穴雖然蘇慕梓說過,“蘇軍和抗金聯盟的觀念和信仰是不同的,蘇軍是正統的,優越的,看不起草莽的”
忽然間,蘇慕梓才看清楚了這棋局的分布,這些分布早就在,獨獨忘了去探究田若凝和蘇慕梓的南北,一直以來都被誰包圍著天池峽之南是郭傲,小青杏之北有袁若,都是舊時南宋官軍中人,尤其那個袁若,更是顧震嫡系的部下。
這種分布,是以這些“舊時官軍今時草莽”,來鎮壓“舊時官軍今時蘇軍”啊。林阡一直不露聲色,林阡才是厚積薄發
而林阡的第一撥增援,為何要有李貴、今時的南宋官軍中人,第二撥增援,應當也一樣官軍義軍一起吧。除了要磨練他們的合作本事,難道不是為了說明,“你們還自認為正統,我就用正統來鎮壓你們”好一個林阡,他毒辣至此
沒錯林阡的意思就是內外同時速戰速決當初在打薛無情的同時他就收服了史秋鶩,其實已經暗示了這一點同時。
蘇楚何必為他愁,為他從因、從果地分析他林阡,輕而易舉,循了因,收了果。沒摒棄原則,也達到了最理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