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僅留二十人守城,畢再遇率領其余人馬,徑直向敵陣里殺,不退反進,迎頭痛擊。
金軍驚詫于全線南逃的宋軍里竟還藏著這樣一支逆向而行的兵馬,才剛定神,便見到“畢”字大旗下爭先恐后、武藝高強的精兵猛將,更是駭然“是畢將軍”“戰神畢再遇啊”陣腳大亂,可想而知,畢再遇憑泗州一戰,早已威震金軍。
若只有畢再遇一人,或許還不會構成金軍士氣的完全崩潰,偏巧當中有金兵接二連三認出畢再遇身后刀客劍客,盡皆出自抗金聯盟“是林匪在淮南的龍虎二絕嗎”“是林匪帳下臨安風景劍,葉文暄”“畢再遇也用雙刀,這年紀,這武功,會否是林匪的師伯師叔”
“林匪”畢再遇不及細想,手揮雙刀奮勇殺敵,將金軍殺敗之后,又繼續絕水追擊,向北直襲了三十余里,鎧甲上濺滿了金兵的血。
氣勢如龍,無可匹敵,忽然間,兵陣邊,有一金將手持兩柄鐵锏躍馬而前,畢再遇眼疾手快,提左刀格其锏,持右刀猛斫其脅,金將慘呼,墮馬而死。
赫然背后生風,畢再遇當即轉身,雙刀回劈兩個偷襲者,電光火石間,卻在斜路又有一桿槍疾刺,力道兇猛,角度毒辣,畢再遇再如何靈活也終是花甲之年,眼見他腰腹暴露在槍力之下,離他最近的冷飄零及時追上,一劍揮斥,鋒芒如虹,將那持槍金將斬除,干脆利落。
“好劍法,葉夫人巾幗不讓須眉”畢再遇不掩欣賞,道,“這劍招,倒是像極了在下的一位舊友”
“家父是臨安冷鐵掌冷奎。”冷飄零直言不諱。
“果不其然。”畢再遇點了點頭,似乎想起當年。
隨著退入靈壁的友軍和圍攻靈壁的金軍都越來越多,畢再遇原定進攻徐州的計劃不再可行。此一時、彼一時,權衡輕重過后,縱是畢再遇也不再戀戰,同意了文暄的建議率眾撤離。
“汝等先撤,由我掩護。”畢再遇對友軍言罷,轉頭看見正盯著他愣神的葉文暄,“文暄,怎么”
“哦,沒什么”葉文暄回過神,“看到畢將軍,想到在下的一個好友,也是在下的主公。”
“是那個林匪嗎”畢再遇笑問。
“畢將軍也聽過他嗎”文暄問。
“最近遇到的很多人,敵人友人,都好像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畢再遇饒有興致,“據說是個英雄可惜緣鏗一面。”
“我想,他應該也很想與畢將軍見面。”文暄不無遺憾。
翌日清早,畢再遇在靈壁城外大挫金軍,文暄聞知捷報立即詢問“我軍撤離多遠了”
“按約定速度,此刻應該已有三十里。”冷飄零回答。
“我們這些殿后人馬,也到該走的時候了。”葉文暄道,“帶不走的物資全數扔棄、放火焚毀于此,大家撤退時切忌慌張。”
“軍師,為何昨晚那么緊迫都不棄城一起撤,現在,戰勝了卻”殿后的部將們有人不解。
“戰勝只是一時,長遠之計仍是退兵,他日方可卷土重來。”葉文暄解釋,“不一起撤,采取分批,是為了保全最多人;我們這些殿后的兵馬,要趁此時退兵而非昨晚,是要等已經撤退的大隊人馬已經極遠、完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