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是毒,卻能有如此損傷,確實古怪”辜聽弦不再戀戰,趁著蒙古劍客流血、夔王府高手走神時,負起盧瀟就往城寨回,“鳴金收兵”
“乘勝追擊”夔王府高手望辜盧敗北、宋盟泄氣,知機不可失,舉劍呼喊。
“沖關”那蒙古劍客應是個小頭領,裹傷之余當機立斷。
千載難逢的良機,宋盟常年不敗難以應變、加上今日打斗持平已久、突然收兵必然猝不及防目瞪口呆,這個節骨眼上蒙古軍緊跟著辜、盧沖陣,可避開滾木、箭矢之類傷害
無論如何,先奪此關,進可震驚林阡,退能懾服完顏綱。
越殺越近,夔王府高手勝券在握,漫不經心抬頭,恰好見到城頭一個諸葛亮形象的人,搖著羽扇,從容不迫原以為自己眼花,一剎就已然錯過,再一個交睫,城頭箭如雨下,宋軍喊殺震天,背后人仰馬翻,眼前血流漂杵。
“這,這怎么回事他們,他們是詐敗”蒙古劍客茫茫然躲避箭矢,“回頭回頭”
是真敗了,不過,這是計劃里的一環而已。
“敵雖眾,可使無斗。一節痛,百節不用。”陳旭當然云淡風輕,蒙古軍會大搖大擺來攻關的事,主公昨晚就告訴他了,陳旭要判斷的,只是具體什么時候出真手。
既知你欲強攻,與其堅守不戰,不如合乎你心意,同時也試出你實力。
只不過陳旭也沒想到,對方出陣二人,一個靠邪派武功,一個靠邪派兵器,取勝勝之不武,辜、盧的敗都不用演。
當然了,平心而論,如果沒有海上升明月昨夜報信,那現在的情況陳旭勉強能淡定,但決計笑不出來。
因為陳旭和林阡一樣,分析蒙古人走原來的道會危險、走更多的道會暴露心機,會騎虎難下,會糾結再三,未料蒙古人像這樣大張旗鼓、明刀明槍地來。陳旭一度大惑不解如此一來,他們繞開了我們的重點防御、只需闖過辜聽弦盧瀟不假,但他們要如何解決“如若戰勝宋軍、開入鎮戎州、需用怎樣的說辭去服眾”這個問題
對于蒙古軍而言再簡單不過鎮戎州近來一直毒霧泛濫,越靠近完顏綱所在的西北,民間越難以復原越人心惶惶,蒙古人只要打著“濟世”的幌子,或是“溯源”的借口,就可以公然地假道伐虢何為“濟世”金朝堂永遠打不贏的宋盟,是他們能輕松予以潰不成軍何為“溯源”宋盟和金軍攪得烏煙瘴氣的環慶,是他們的到來才有了撥云見日的希望,哪怕他們解不開毒他們也能發現毒的來源
從鎮戎州的占據做起,掐住金朝的最后一口氣,亦令宋盟有金蒙合作、腹背受敵之憂患。
“算對了一切,唯有道算錯也罷,畢竟以前沒交手過,增進了解。”陳旭正是從這一戰相信了,蒙古軍比夔王府的狠辣之外多了實力,是某種意義上的成大事者。
不過,現實與夢想落差巨大,區區一個“轉魄”所致
首尾不相連,蒙古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