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廂記》的熱度,當然也從蘇州傳到了魔都,然后因為它的作者是王德孚,自然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引起了魔都文人們的關注。
對于那些喜好傳統國學、古典詩詞的文人們來說,《西廂記》簡直就是一道大餐,他們都因為里面那些出色的古典詩詞而直接瘋狂了,有些人甚至都認為,王德孚是現代最后一位古詩詞大家!
畢竟只有他,才能寫出堪比古人的那些經典古詩詞的作品來。
當然了,魔都文人們對《西廂記》中的古典詩詞評價確實很高,但對于《西廂記》描繪的故事劇情,卻顯然沒那么感冒。
有些之前被王德孚那篇《項鏈》的精巧構思所驚艷到的文人,這一次都對《西廂記》在劇情上的平庸,大失所望,覺得王德孚這部作品雖然文辭一如既往的華麗,但是也太沒有靈性了吧,匠氣十足。
只不過現在因為王德孚的忠實粉絲越來越多了,導致有不少文人都不太敢說王德孚的壞話,甚至還主動替王德孚說話,表示王德孚就算再天才,那也不能做到完美,可能他這部作品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費到古典詩詞上了,自然就忽略了其他方面……
比起蘇州的媒體各種吹《西廂記》,魔都的媒體顯然更喜歡將關注點放在王德孚身上,顯然魔都的媒體們,知道王德孚本人的消息對他粉絲們的吸引力有多大,只要報導王德孚的話,那他們報紙的銷量,起碼得提高個兩三成。
在魔都媒體們的挖掘之下,他們大多數都認為,王德孚寫《西廂記》,其實就是為了打臉之前各種抹黑他的老派文人,進一步為“新文化運用”添磚加瓦。
有人肯定就好奇了,王德孚寫《西廂記》這樣的古典戲劇,怎么會是在為“新文化運動”添磚加瓦呢?
就《西廂記》的劇情來看,分明也就是才子佳人、鴛鴦蝴蝶派那一套啊,分明就像是一個古時候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寫出來的低俗yy爽文!
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解讀《西廂記》、解讀王德孚的評論家們,就立功了,分明就是他們硬吹《西廂記》就是反封建、宣揚自由戀愛的“正能量”作品,直接忽略了這部古典戲劇作品中那些香艷低俗的部分……
當然了,可能也是因為,王德孚之前在不少人心目中的人設,那就是激進、新潮、革命的,他之前的那些作品,也有不少人說它們非常的革命,是對舊社會、舊制度的批判,甚至連當今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各種亂象,也被王德孚諷刺、批判了。
所以在不少人心目中,王德孚那絕對就是無比推崇“新文化運動”的先鋒作家,所以在解讀《西廂記》時,那當然就要緊扣“反封建”的主題了,還要說王德孚不愧是王德孚,這反起封建來都這么不著痕跡,可比某些刻意喊口號的作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像這樣的反封建作品,那才是最牛逼的啊,真正的寓教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