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青杏笑笑,拉著郭寒梅的手,謝郭寒梅給她梳發。
“一家人那般客氣干什么。”要不是青桃答應譚青杏同行,郭寒梅不好跟她走太近,怎么說自己是大房的人,如果和二房關系好會落人口實的,她給青杏梳的頭發是青桃愛梳的,不過青桃耳朵長凍瘡絹花貼在兩鬢,青杏發髻的絹花則在頭頂。
青桃亦穿的是粉色襖子,她眉眼似乎又長開了些,眼睫烏黑,唇紅齒白,像上了妝似的。
長大了定是美人,郭寒梅想。
邵氏替青桃整理衣服,千叮嚀萬囑咐提醒她別亂走,青桃耐心應下。
等牛家人趕著牛車過來,剛好收拾妥當,見他們出門的人參差不齊,牛叔隨口問了句他們去府城干什。
譚秀才帶著兒媳,兒子,閨女,侄女,怪怪的。
青桃解釋,“我爹去府學辦事,我們沒去過府城,跟著見見世面。”
牛叔給人拉貨,對府城還算熟悉,掉好頭后跟青桃說,“府城人多,過年啥都貴,你們要注意了,別被人騙了。”
“好呢。”青桃脆聲回答,又問他府城哪兒好玩,牛叔想想,“河邊吧,放河燈的人多。”
“府城什么好吃”譚青槐插話。
這個牛叔回答不上來了,他要掙錢養家,去府城那種地方沒怎么花錢下過館子,“這你們得自己找了,我掙點辛苦錢,可舍不得幾口吃沒了。”
譚秀才想起自家情況來,眼下還算不錯,之后就不好說了,真要進了府學就沒法教書,束脩多少不可知,而且幾個侄子要送學堂開銷不小,大手大腳怕是不行,他道,“你們聽話,爹辦完事帶你們下館子。”
他去過府城,知道哪兩家的飯菜好吃又實惠,難得出門總要帶幾個孩子嘗嘗府城美食的。
得知能吃到好吃的,譚青槐歡呼起來,冷風直往他嘴里灌,灌得他直咳嗽,譚秀才皺眉,“一驚一乍干什么呢,好生坐著”
“哦。”
此去府城先走了段村道,兩側村莊錯落有致分布著,多是認識牛叔的人,揮著手跟他打招呼,約莫半個時辰,拐入寬敞的官道后,村落就遠了,蜿蜒盤曲的道路兩側是高低崎嶇的莊稼地,麥苗蔥綠,隨風飄揚,譚青槐看啥都覺得稀奇,完全不像通宵沒睡覺的人。
然而快到府城他就熬不住了。
因牛車行駛緩慢,午飯是自家帶的饃饃,譚青槐吃了四個,吃飽坐在車上就昏昏欲睡。
到府城他已睡得不省人事。
這會兒已經下午過半了,城門外仍有許多攤販,賣餅的賣糕點的賣河燈的,吆喝聲不絕于耳,譚青杏搖譚青槐胳膊,“青槐弟,你快看,好多人。”
譚青杏生平頭次見到如此景象,驚訝得眼睛睜得比平時大。
牛叔注意著兩側行人,笑著說,“城里更熱鬧呢。”
城門左右站著守城的官兵,會對進城的人詢問檢查,牛叔給他們看身份文書,沒有阻礙就進了城。
進城便是三條寬闊的青石板路,路邊光滑平整,與兩側雕梁畫棟的閣樓相得益彰,譚青杏扯青桃衣服,“你看”
四層高樓,樓上窗戶開著,有人探出頭往外看,譚青杏說,“好高。”
青桃看了眼,嗯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