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劉氏每人給了個饅頭才把人打發走了,給饅頭時,一個勁的說饅頭多少錢,其他親戚誰來她都不給云云,聽得老太太火冒三丈,仿佛自己趕集專程打秋風似的。
然而劉氏看來,她們就是上門打秋風的,送走了人,她還和梨花說,“我娘家人眼皮子淺,不給饅頭估計不好打發。”
劉氏告訴老太太自己回耕田村的日子。
沒有騙人,那天是譚三戶的生辰,邱婆子讓她回家吃飯。
自來了鎮上她就舍不得生意,譚家請客她也沒回去,然而邱婆子發了話,不回家不行。
饒是如此,她也早起賣了半個多時辰才離開鎮上的。
久了沒回家,初進門有些不習慣,院子好像小了些,雞籠有點破爛,新抱的小雞怕是關不住。
也就角落的掃帚還亮晶晶的泛著光。
譚老頭他們灌莊稼去了,幾個孩子亦不在家,院里靜悄悄的,習慣熱鬧的劉氏不適應,大著聲喊了聲娘。
上房的門開著,卻不見邱婆子人影。
劉氏心里納悶。
邱婆子屋里有錢,走哪兒都會落上鎖,防家人跟防賊似的,如今怎么不同了
莫不是她不在家,邱婆子放了心。
劉氏努努嘴,心里不太舒服,想說李氏比她更像賊吧。
她先回屋換上舊衣,再出來,就見東邊小堂屋的門開了,郭寒梅提著籃子走出來,“三嬸回來了啊,奶出門買肉去了,青河堂弟他們去了學堂。”
譚青杏挽著她的手,兩人跟親姐妹似的。
劉氏嘖嘖兩聲,心里罵郭寒梅蠢,府城的婆婆小姑子不親近,偏與心思多的二房打交道,等梨花進門,有她多對比,郭寒梅的日子估計不好過。
不是她偏心,梨花那姑娘溫柔善良,比郭寒梅強得多,且青桃喜歡她,哪怕沒進門,在邵氏心里的地位也比郭寒梅高。
郭寒梅竟看不出來。
劉氏也懶得提醒,點了下頭,問她,“你們去哪兒啊”
“過兩天牛叔要去府城,青杏去賣帕子,我們想抓緊時間去其他村里問問。”
倒賣元帕掙了錢,她們就不滿足只賣元帕了,除了元帕,其他手帕繡花也要,青桃她們在城里,多少會有人脈,到時請她們幫忙,不愁賣不出去。
“三嬸,我們先走了啊。”
劉氏誒了聲,眼神掃過二房緊閉的門,隨口問了句,“你二嬸呢”
郭寒梅頓了下,譚青杏接過話,“我外婆身體不好,她和我爹去了李家。”
她娘打算分出去單過,但她爹不松口,鬧起來只會她娘吃虧,因此想讓舅舅他們幫忙說說好話,讓他爹松口。
譚家目前當家的青桃,而青桃在府城做買賣,不出意外的話,青桃嫁人前,甭想從她手里搶到當家位置,如果不分家,她們就得永遠被青桃打壓,她兩個弟弟年紀小沒什么影響,她則不同,她已經倒了說親的年齡,前兩天還有人問她娘的意思,她娘說家里的事兒做不了主,得等青桃回來商量。
她的親事憑什么交到青桃手里
她不會像青哥那么好忽悠的,一句再等等就真死心塌地等著,青桃真要沒私心,青武哥年紀比青牛哥小怎么就定下親事了
青桃是拖著別人給她親哥哥攢彩禮呢。
青桃比她小不了幾歲,她不想撈點嫁妝,將來都落到青桃錢袋子里去了。
青牛哥傻,她可不傻。
她娘要分家她是支持的,目前公中有錢,哪怕她家占小頭也能分到幾兩銀子,她嫁人她娘拿得出錢置辦嫁妝。
想到自己會嫁的人家,忍不住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