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章開始新的劇情,之后洛陽好戲開場。
——————
“唉,一對琢磨不透的父子!”
“唉,想當年,我要是有這么一兒子,古秦帝國也不會……算了,現在再說還有什么意義?”
“小家伙,希望你不負我與你老子的一番心意!”
悶氣消去大半后,始武帝陵內,始武大帝找回了丟在一邊的十二帝旒疏,將靈識外放到了古驪山中,因而見到姜玄父子離別的場景。
與九叔奔向山下狂追的同時,他在帝陵內,陷入了沉思,而在良久之后,他埋頭鉆研自己的功法去了。
過去的已然過去,今時的是今時。
他要在這帝陵中,等待江流重回長安的時刻,借其東風,重現人間。
……
幾乎同一時刻,始武大帝獨自在為將來準備了起來,而長安諸多官邸,乃至王府大院,因宮內傳出消息皇帝失蹤了,而又成亂哄哄一片。
比如龍井橋那繁華的主道上,白天至黑夜,皆有不少快馬,甚至四抬乃至八抬官轎,奔走個沒完。
而這只源于,古驪山突然大亂,繼而皇帝失蹤了。
當然,因如今的江流在世人眼中,依舊是個沒有修為的傻子,幾乎沒有多少人會把江流與古驪山的騷亂、皇帝的失蹤,聯系到一塊去。
大多數官員都是在各自主子那打探消息,甚至許多兵部、戶部官員都暗自猜測那一言不合玩消失的皇帝,最近極大可能會突然來了旨意,發兵圍剿古驪山。
暗下去做了出兵的準備。
畢竟只要有些地位的官員,或多或少都清楚古驪山那里,是何等存在?
其對漢玄帝國的威脅程度,絕不下于二十年前邊荒的邪族。
當然,也不乏極其了解姜玄的人,暗中揣摩出了點東西。
如‘一本宰相’劉庵,他就覺得自家這位陛下不會因古驪山的邪魂而如此亂了方寸,苦思之下,他有些確認古驪山大亂及皇帝的失蹤都是一人引起的。
那人除了最近在古驪山下華清鎮出沒的江流,還會有誰?
不過,極其了解帝王心術的他,也有些困惑不解。
他想不通就一個沒有修為的十歲幼子,如何能在古驪山掀起那么大的風波?
單憑那古驪山上猶如靈尊強者大戰的靈力波動,就不是其能造就的。
話又說回來,盡管想不通,以他在朝廷安穩當了數十年宰相的官場智慧來看,當下皇帝不在,朝廷混亂,決不能似那些白癡官員一樣,四處瞎竄,安穩在家等待皇帝露面就行了。
而在那時,一切也都會明了了。
于是,這位老宰相待在了解皇帝不在長安之后,便向東宮太子告了病假。
還謝絕一切探訪。
幾日間,只出去到皇宮告假一次,其余時間,宰相劉府的大門就沒開過。
至于他本人,整天就窩在書房里,暗自一邊找尋著有關姜玄及江流的下落,一邊注視著幾座王府的動靜。
與他差不多處理的還有那江流的六皇叔姜德禮這位閑王打發時間的方式,則安心多了。
“皇兄都親自跑去了,有什么可操心的?”
還有點不同的是,比窩在書房看書的劉庵,要有趣多了。
人家,白天在亭臺水榭的花園內釣魚,晚上就找了一堆得寵的妻妾,一塊大被同眠,齊享閨房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