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一個人。
徐藏在收寧奕回蜀山的時候,曾經寫了一封信,遞交到蜀山宗門內。
那封信里,徐藏對千手說,他看到了一個活得很像自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己的少年,忍不住將他從周游的手上奪了下來,收回蜀山。
千手看信之時,曾經好奇,能夠得到師弟贊譽的那個少年,是什么模樣的?到底有多么驚艷?
徐藏還說,他很羨慕這個少年……他在那個少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曾具備的一些品質。
千手看著那封信,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她看到寧奕的時候,其實是有些失望的,眼前的草衫小家伙,就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窮苦少年郎,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與自己的徐師弟相比,差得實在太多。
徐藏十二歲便名滿天都,劍驚天下。
這個少年,才堪堪點燃星火,修行資質也只不過是一般。
直到她接寧奕回到小霜山。
一年的時間。
她才慢慢明白,徐藏那封信內的意思。
那個少年郎,活著就像是一株草,永遠也不著急,永遠也不炫耀,就這么“緩慢”的,按照自己步調的前進,絕不會后退,也絕不會停歇。
就像是劍修的劍,一往無前。
沒有徐藏那么鋒銳,卻有著徐藏都羨慕的……那股堅韌。
如果一個人,一路走來都順風順水,一夜之間跌落谷底,那么他很難重新站起來,哪怕真的能夠走出過往,也會心性大變。
譬如將軍府滅之后的徐藏。
失去了待自己如親子的恩師,也失去了自己的摯愛道侶,失去了劍道修為,失去了繼續修行下去的動力……他走脫這一切,只能依靠“復仇”。
在天都的那一戰,太宗欣賞徐藏,就是因為他的殺意足夠強大。
信念越強,力量越強。
這是支撐徐藏的所有了……他在走到最后一步之前,絕不會死。
這也是千手不希望在寧奕身上看到的。
白帝的所作所為,在寧奕的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這枚種子會生根發芽,仇恨會不斷長大……影響到道心。
寧奕可以走向殺戮之路,可以劍入魔道,可以不斷培養這股“殺念”。
那么他就走上了徐藏的老路。
這條路沒有好與壞,對與錯,只不過他以后的人生,就在仇恨之中度過,所有的一切歡聲笑語都只不過是虛假的幻象……像寧奕這樣堅韌的修行者,絕不會在完成復仇之前倒下,但是他要奔赴的,就不是天都皇城,而是東妖域的芥子山。
千手的眼神有些恍惚。
她抿起嘴唇。
這就是白帝沒有阻攔寧奕離開的原因嗎……那位東妖域皇帝,篤信寧奕在離開之后,總有一天會回到芥子山,所以他“大方”的放任寧奕離開。
白帝與太宗是一類人。
他在寧奕心底種下了一顆魔種,只需要等待時機成熟,那么這顆種子便會生根發芽,帶著宿主一同前來……在東妖域芥子山,這位白帝是無敵的存在,寧奕取走的“生字卷”,在修行之時不斷壯大,但最終會便宜自己。
雷劫浩蕩。
在妖獸之中不斷殺戮的寧奕,距離北境鐵騎的那道一線潮水越來越近,他平靜望向身下的人潮,眼神一片冰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