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葛家媳婦都哭著說了,“住得好好的都舍不得讓你走,還有什么比這里更好的去處嗎?”
女知青也放聲大哭。
石頭村的人還是很會勸的,不能給他們老是哭,這樣哭下去要出事情。
隊里幾個能說會道的老婆子,小媳婦都加入了勸勉的行列里來,∶“不要哭了,不要哭了,能回去多好啊,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這些年在鄉下吃苦了,回家養一養,要不要一年肯定就能變得更剛來一樣,你兄弟姐妹,老人家都在家里等著呢,一路順風啊。”
女知青走的時候,村里還送禮物了。
女知青的男人拉著小孩哭著求自家媳婦留下來。
除了幾個翻小白眼的媳婦,還真沒一個同情的,頂多是可憐小孩沒了媽。
家家都備了一份禮物,有雞蛋也有掛面,還有煮熟的花生,自己做的饃饃等等,反正家里有女主人的幾乎都送了。
女知青也帶不走,象征性的拿了幾樣。
誰家的禮物被撿去了誰就高興,誰家禮物沒被選走還真有點難受。
小老太沖出來抓著兒媳婦的胳膊肘不讓走。
女知青的男人勸不住,氣得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他媳婦本來還有點眷戀,這自家媽這么一鬧,那不是壞事了嗎。
知青大回城的事,從四五月份,到九月份都沒消停。
對于學生來說都有點影響。
很多民辦的老師成分都很復雜,要不就是知青,要不就是下放來教書。
有回城的機會,蠢蠢欲動的不少。
芽芽就讀的公辦學校倒是沒什么大動靜,反而開學的時候聽說要修建新的小區,以后要擴大學校的規模。
學生們關注的事也有兩件事,還都有點聯系。
一是李敬修真考上少年班了,把校長激動得不行。
二是考上少年班的李敬修要轉學了。
開學第一天上午只發書和打掃衛生。
芽芽負責發書,她數了又數,少了一本。
班主任也數了數,說沒錯啊,今年就是這個數,李敬修都沒來報名,當然沒他的份。
又忘了這茬了,芽芽眼睛有點酸。
本來夫妻兩計劃著,李岳山先回單位報道,劉秀珠帶著李敬修慢慢的把整個家當挪過去,還有自己的工作。
畢竟那么多年,不是想走就能走得了的,這一來一去的,可能等李敬修讀完初二吧。
但沒想到李敬修真考上了少年班。
雖然那也是跟李外公在一塊,但李小子那一家子也都在呢,聽說李小子的兒子沒考上少年班,劉秀珠就怕兒子單獨去給算計了。
李外公胳膊肘朝外拐,要是再讓兒子辛辛苦苦自己考來的名額讓給了李小子的兒子,她絕對不答應,誰來說都沒用。
再加上也想照顧李敬修的生活起居,于是劉秀珠義無反顧的辭了鐵飯碗。
本來說好了開學要干啥干啥的人,一下子改口就要走了。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