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村里廣播響三次,村民邊罵邊板著板凳朝掃盲班走,反正沒有幾個樂意的,拿筆桿子比拿鋤頭還要累。
不認識字,大伙不還是活得好好的,非得倒騰這玩意,多麻煩啊。
葛天放一看不行啊,就跟公社里商量,得來點大的獎勵,老百姓有甜頭可以吃,自然就積極了。
他也沒想到一個建議層層傳上去,最后縣城下來了通知,哪個村子率先完成掃盲運動,不說脫盲率達到百分之百,達到百分之九十,縣城里給生產大隊獎勵一臺電視機!
“鄉親們,上頭可是說了,整個鎮子只有三家單位有電視機,而且還是吃公家飯的,要是咱們把電視機掙回來,可牛大發了!”
葛天放站在田埂上聲嘶力竭的做思想工作。
石頭村可是計劃生育模范村,葛天放一看見村民雄赳赳的表情就知道有戲,當下跟公社申請要在石頭村自己舉辦掃盲班。
他有私心,關起門來自己辦,大伙心朝著一處使勁,但擱公社學習,就怕社員給其他生產隊給帶懶了,影響節奏!
石頭村還準備了三個班,初級班是不識字的,什么都從頭開始學;中級班是有點知識的,能認幾個字,會點算術的;高級班就是以前讀過書的,雖然時間不長,知識卻還扎實的。
生產隊大院標語都換了,直接畫的電視機。
馬建國和劉淮陽不知道掃盲運動里還有這一層原因,跑到生產大隊外一瞧,半口村的人都在這了。
京都掃盲行動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多是針對京都周遭的農村,乍一看偏遠鄉村學習的熱情不輸京都人啊。
兩人先瞧見的是初級班,一個青年正把繩子往自己脖子上套。
“le,就是勒,”
又拿起碗筷扒拉了幾下。
“chi,吃飯的吃”
青年人打了打手勢,看他們穿的也不像是本村人,就走出來問一問,說屋里頭沒有老聶家的,讓他們讓隔壁問一問。
隔壁是半文盲班,老師正在帶著一群鄉親們誦讀
“fu,福蝶的福,跟我念,fudie!....福蝶灰啊灰”
小紅子,聶三牛和田淑珍都在半半文盲班,一聽京都來的格外的高興,扭頭一直喊著隔壁高級班的聶老太。
不一會,聶老太捧著一沓子作業本出來了。
高級班的作業本花花綠綠,主要是拿經濟煙,工業煙的煙盒子拆開縫在一塊,也有拿構皮紙張用縫衣線縫起來。
聶老太的作業本壓在最前面,也高級,用的是老聶家孩子們上學時的作業本,牛皮紙質地,前后封面撕下來后裝訂成冊。
聽見孫女火急火燎的呼喊,掃盲高級班課代表聶老太急吼吼的出了門。
聶老太對當文盲情有獨鐘,華國史上四五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聶老太都有幸參與,只不過半輩子過去了,還是文盲。
起初聽說建掃盲班的時候,聶老太還跟自己那一群老姐妹嘮嗑,去混混日子就得了。
開班的第一天,聶老太熟門熟路的奔著速成識字法,也就是最初級的掃盲班去。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