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手術臺上的是個陳舊性跟腱斷裂患者,跟腱錯過最佳治療已經日漸萎縮,必須考慮切開手術以后面臨的問題,最好是采用加強縫合的方式。
因為跟腱修補手術開的是弧形的刀口,但因為跟腱那一塊皮膚太薄,而且只有一個肌腱組織血供,術后皮膚很難愈合。
但用加強縫合的話,一助發揮的作用就會大一些。
腦海里的彎彎繞繞閃過一遍,卻也只是眨眼之間。
還是用原先的計劃?
主刀卻以更快的速度否決。
“改成加強縫合”
明明就是個小姑娘,但對方抬頭的那一瞬間,主刀心里微微發毛。
自己剛才的停頓,猶豫,甚至兩種縫合方式背后的目的,那一雙清澈的眼里似乎其實都懂。
“好。”芽芽換掉手術刀,手里抓著個鑷子,隨時準備改為去捏肌腱。
“把跟腱扯出來吧。”主刀嘆了口氣,看著芽芽熟門熟路的抓出了跟腱。
游離出來跟腱以后,主刀對了幾次都沒有辦法直接吻合,這時候肯定是要把跟腱近端的兩側邊緣做多個切口,形成雙手四指交叉的樣式,也就是骨科醫生常用的叉手’型的切口跟腱延長法
他眼神就那么一蕩漾,芽芽就已經把合適的手術刀遞了過來,已經開始吩咐器械護士準備引流皮片。
其實,再慢個一秒鐘,他就自個說了。
這跟肚子里的蛔蟲有什么區別。
眼看手術都快順利結束了,他從頭到尾才說了幾句話,連器械護士都下意識的盯著芽芽。
反正一助要啥都是對的,沒瞧見主刀一聲不吭么。
主刀醫生眼角抽了一下,默默開干。
芽芽就舒服多了,預判了主刀的預判后,她只要安心的做個工具人,把主刀需要的工具及時的交出去,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觀察主刀的操作習慣,學習主刀操作技巧。
正常的醫生組合里,一助要么就是在汗流浹背的努力跟上主刀的節奏,要么就是在主刀的怒吼斥責聲里強撐著不崩潰。
身邊那人悠哉輕松的氣氛連主刀都感覺到了。
不得不承認,身為一助的競爭對手在手術過程里十分老實,不爭不搶,不賣弄學識,規矩又聽話,一切都按照他的意思站穩了輔助位。
兩人的思維一直很同步,他剛想到什么,還沒有開口,對方就已經準備好了。
要不是一言不發的醫務組就在現場,主刀幾乎要陷入極其舒服和流暢的手術體驗里,快快樂樂的完成這一臺手術。
手術做得太輕松了,順利得他想罵人都沒有找到機會。
合拍得讓他生出了錯覺,要是在年輕個十歲,他都想把人娶回家!
但是,合拍歸合拍,手術做的舒服歸舒服,主刀醫生的心,卻有些忐忑。
可這哪行啊,既然沒能靠技術吸睛一把,那得為對手制造點困難。
主刀立威的方式就是讓一助來做手術。
一旦出現一點小小的過錯就可以順利開罵,理所當然的收回權利,完美的樹立權威。
但對方不是初出茅廬的住院醫生,在一例不算困難的跟腱修復手術里要想用技術難倒對方本身就是個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