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雖然板著臉挺兇,但都看掛鐘好幾回了,一能抽身就撂起白大褂往手術室跑。
今兒的神經外科主刀醫生瞧著風風火火跑進來的芽芽,眉頭跳了跳。
芽芽剎住腳,掩飾般的從容走進手術室里頭。
這個患者由于在家夜間連續心跳異常,胸悶,氣喘。
二尖瓣關閉不全,中重度返流,三尖瓣中度返流,心功能不全,當時說好的得開胸,患者沒敢做,要的保守治療。
這病吃藥無法根治,只能緩解,醫生開了些利尿和強心的藥。
保守治療了一段時間,患者最近晚上胸悶氣喘加重,咳嗽也沒個停,爬樓氣喘吁吁,有點喘不上氣的感覺。
沒辦法,檢查以后還是得做二尖瓣置換手術。
二尖瓣置換手術做得不多,這三年整個京都各家醫院也才有一百五十多個案例。
京都醫院有的芽芽都不放過,跟能做二尖瓣置換手術的幾個老主任醫生也熟得很。
上回搭把手還是跟柯主任呢,這回是個年紀較大的老主任。
大伙一塊擠著消毒,芽芽特熱情攙扶著老醫生,說:“您慢慢走,我扶您”
她來得晚了,只拿到一雙對折裂口的拖鞋,走兩步直接絆腳差點摔倒。
老醫生很惜命,立馬把手抽回來,說:“管好你自己就好!”
反正芽芽也不尷尬,又跑去跟麻醉叨叨這患者的情況。
這個患者是因為二尖瓣前葉脫垂做的置換手術。
臨床上都是秉持著能修就修的觀點,盡量保持原裝的瓣膜,置換也有嚴格的指征。
比如像這個患者,二尖瓣的返流量已經達到了中大量以上,其次心臟已經有擴大的趨勢,活動能力下降,從明顯爬不了樓就可以看出來。
保守治療已經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完全達到了手術標準。
手術開始之前先配鎂極化液。
不難配,胰島素和氯化鉀,硫酸鎂加入葡萄糖,按照一定比例配好靜脈注射,拿來營養心肌的一種藥物。
心內科和心外科、重癥感染、創傷及圍手術期的患者需要用極化液的情況都比較多。
麻醉誘導開始后,行地塞米松10mg,咪達唑侖2mg,依托咪酯10mg。
患者血壓出現下降。
手術護士把患者的體位從坐位改成仰臥位,去甲腎上腺素泵注.
利多卡因行口咽、氣管表面麻醉,緊接著氣管插管,一切順利。
這個病人麻醉遵循強心利尿擴血管,一系列麻醉以后建立體外循環,手術正式開始。
芽芽很喜歡給各個主刀醫生打下手,反正她皮厚不怕罵,畢竟偷師總要有偷師的覺悟。
手術還算順利,直到芽芽發現患者左心室有附壁血栓的風險。
急性前壁心梗早期和晚期都容易出現左心室的附壁血栓。
芽芽去檢查患者的二尖瓣。
正常心臟運作的時候不會影響血流運行,但是二尖瓣狹窄的時候,血液沒辦法正常的從左心房流入左心室。
而血液在增大的左心房里淤積,流速減慢就會形成細小的血栓。
這就跟黃河泥沙淤積是一樣的道理。
泥沙淤積到一定程度以后會引發水災。
附在前壁上的細小血栓妥妥的就是埋下了急性心梗,或者冠心病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