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職明白了,我這就去做安排。”這位官員只略作思索也明白了陸相的意圖,忙答應一聲,匆匆而去。
而這一打岔,陸相卻沒心思吃飯了,索性又把案頭一直在翻的那本書給抽了出來,重新看了起來,那封面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包公案》!
與此同時,皇宮之中,當今天子也正聽人稟報著如今朝中陸王兩黨官員借黃麻捐一事攻訐不斷,短短半個多月間,已有十多名官員相繼離任受罰,而且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這讓同樣年近六旬的皇帝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在打發那人離開后,扭頭沖身后的一名老內侍道:“你覺著此事是不是有些過了?”
“朝中大事奴婢一個內侍怎敢多嘴……”
“朕又沒有讓你拿什么主意,就是讓你給個看法,你個老貨在朕還想裝蠢不成?”皇帝笑罵了一句。
那老內侍這才賠笑著道:“奴婢只是覺著這樣可能會影響了朝中大事,畢竟兩方官員總把心思放在怎么抓人把柄上對正事就不可能如以往那么上心了。而且,最近各部官員也有人人自危的意思,尤其是那些未曾拜到兩相門下的人,他們是真怕受了牽連沒人肯保啊。”
皇帝聽后也略略點頭:“你說的不錯,臣子們稍微爭一爭是好事,可爭太多了,爭得把正事都忘到一邊就非朕愿意看到了。那此事就到此為止吧,你讓人擬旨,黃麻捐一事就此為止,不得再做追究。同時朕決定,今年開始就免去衡州黃麻絲布的進貢,還有再免去江城縣今后三年的田賦以為補償。”
“陛下圣明,千古以來仁慈君王無有能與您相比的。”老內侍趕緊答應稱頌道。
皇帝卻只是輕輕一笑,不以為意。隨即嘴角又是一翹:“說實在的,朕還真想見見那個挑明此事的小民呢,他叫什么來著?”
“江城士子李凌,據說他還要參加今科科舉呢,已得了生員功名。”
“是嗎?李凌……”皇帝輕輕念了一回這個名字,似乎已經將之記下。
“李凌……”陸相放下手中書,口中也念叨出了這個名字。
昨日因,今日果。而今日種下的因,又會在明日結出什么樣的果呢?
喜歡寒門巨子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寒門巨子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