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或許不是太清楚言官的這些弊端,但他確實對這些只知道耍嘴皮子,專門挑人錯處的家伙沒有半點好感。在他眼中,所謂的言官御史和后世某些“公知”沒有任何區別,說就萬事皆會,真到了要做的時候,卻全抓了瞎,除了壞事,什么都不會。
所以這第二個選擇也被他極其干脆地PASS掉了。如此一來,就只剩下了第三條路可選——老老實實地在某處衙門里先觀政數月,然后根據這幾月的表現讓該衙門上司決定是否留人任職,主動權卻是完全出讓給了別人。
這就是文官們口中的所謂務實的“濁流”了,是與前兩條路的翰林和言官形成鮮明對比的一條更為艱難的道路。因為選擇這條路的多半皆是在科舉中成績不出色者,或者索性就是三甲的同進士乃至等著銓選任官的舉人,所以在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清流眼中,走這一條路的官吏自然就成了濁流。
既是濁流,臟活累活自然是免不了的,而一旦在辦差時真出了什么差錯,上司自然就會把黑鍋往下丟,最后倒霉的很可能就是那些個才入衙門觀政的新科進士們了。別看你們上個月里風光無限,可一旦褪去這層新科進士的光環,真入了官場,那就什么都不是了,只能成為衙門里的最底層……
當然,這一條路也不全是壞處,雖然有言道官場之上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但是,也有一定的幾率會是做對之后有功可領,從而一飛沖天!不過這一概率比之最后背上黑鍋,黯然收場還是要大許多的。
所以,當李凌這個萬眾矚目的新科探花毅然決然地選擇第三條路,并告訴吏部文選司官員自己的決定后,那位員外郎著實愣怔了好一會兒,方才有所反應。在又一次問了他一遍,依然得到同樣答案后,這位吏部官員才在打量了他一番后,把兩處衙門的觀政缺額說了出來,讓李凌自行挑選——刑部和戶部。
這對李凌來說自然不存在任何的疑問了,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都不可能選擇前者,沒有半點遲疑,就提出自己愿意往戶部觀政。
由此,兩日之后的今天,李凌趕往戶部衙門,開始自己官員生涯的第一次到任,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他還不是正式的戶部官員,但他相信,自己必然會在這個于朝廷,于國家,于天下百姓來說都舉足輕重的重要衙門里做出一番事業來。
至少在來到戶部衙門大門前,他心里依然是這么認為的。
辰時三刻,日上三竿,李凌終于來到了這座古樸肅穆,叫人一見就不覺心生敬畏的六部衙門前!
喜歡寒門巨子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寒門巨子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