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奉說完,帳內沒人開口。
他環顧諸人,說道:“怎么?你們怕了么?”
曹斐早就等不及殺回王都了,他沒說話是因為贊同令狐奉,以為此系理所當然,聞得令狐奉的激將話語,即挺起胸脯,往刀柄上按去,沒有按著,卻是被留在帳外了,不影響他的豪氣,揖身抱拳,大聲說道:“主上通曉兵法,正該如此!不能讓狗崽子安安穩穩的調兵。三元那天,朝野同慶,城防松懈,我軍突然殺到,獲勝豈非輕輕松松么?臣請為主上前鋒。”
元者,始也。正旦是日之元、月之元、年之元,故又叫“三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朝野上下都要舉行慶祝活動,民間百姓互慶,國家的各級行政機構舉行“元會”。朝廷的元會自凌晨就開始,君臣同聚一堂,共迎紅日東升,然后舉辦大型的宴會,極歡方畢。
如果在這么一個舉國同慶的時候,令狐奉的兵馬殺到城下,也許確能取勝。
令狐奉問賈珍:“子明,你的意見呢?”
“主上的謀策沒有不好的。臣俯首遵命。”
令狐奉心道:“什么叫沒有不好的?這賈子明,陰陽怪氣的。”想到賈珍前時對莘邇的“揭發”,暗道,“雖然怪聲怪氣,能為我伸張耳目,也有些用處。”對賈珍點了點頭,轉問莘邇,“阿瓜,你覺得呢?”未等莘邇回話,瞧見傅喬表情不對,怒道,“老傅,你又不以為然!”
也難怪令狐奉此回真怒,傅喬這次是真有異議。
他出列下拜,說道:“主上,臣昨日卜得一卦。”
“何卦?”
“演卦得屯。”
“卦爻何解?”
“第三爻的筮數為六。”
“三為變爻?”
傅喬憂心忡忡地說道:“主上,‘即鹿無虞’,不如舍之啊。”
《屯》是《易》的第三卦。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爻分陰陽,有變與不變之別,得蓍草數為奇數七、九,是陽爻,偶數六、八,是陰爻;七、八為不變爻,六、九為變爻。卦中如無變爻,就依照卦辭相解;如出現一個變爻,就按變爻的爻辭來解。傅喬卜出了屯卦的卦象,而第三爻的筮數為六,便是第三爻成為了變爻,因此,如要解卦,即當以此變爻的爻辭為解。
此爻是《屯卦》之六三,爻辭是: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即,本意為食,引申為靠近。即鹿,就是捕鹿。虞,是官名,專管草木、鳥獸。這句爻辭的意思是:追捕野鹿,沒有充當向導的虞人,鹿跑進了林中,君子機靈,認為不如放棄。深入山林,會有危險。
帳中的諸人中,除了曹斐之外,都讀過《易》,知道這一爻的含義。
莘邇前世沒讀過,但他從腦中找到了記憶,心道:“《屯》指初生,卦象為上坎下震,坎為水,震為雷,這是烏云雷聲交動,將雨未成的情狀,意喻事業草創多艱。六三之爻,是在教君子應該守靜以待,避免盲動,‘有虞’才可逐鹿,切不能貪圖獵物,獨往冒進。”
他腦中的記憶很多,不到用時,也想不起來,此時查到這段,頓感這個爻辭盡管簡單幾句,意蘊博大精深。既覺得“守靜”二字,是在教他現在該怎么應對令狐奉可能會生起的疑心,并覺得“無虞”二字,非常吻合他想出的攻王都之策。
他心中嘆道:“古人的智慧,我唯有仰望。”越發堅定了日后一定要多向傅喬請教,多看些書的念頭。不只是為了自保,也是為了多汲取前賢的智慧,充實自身。
令狐奉大怒,說道:“舍之?你要我舍什么?舍王都么?舍王位么?由那狗崽子耀武揚威?你狗日的,你要老子乖乖地把人頭舍給狗崽子么?”
傅喬嚇得拜倒在地,顫聲說道:“臣絕無此意!”
“那你是何意?”
“臣的意思是說,依卦象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