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襲所部的五百唐人甲騎,人馬甲重,不便參加巷戰,沒有進城,帶著甲騎們的從侍輕騎們,繞行於外,凡是有從城中逃出的,盡數截下。
初戰告捷。
莘邇沒空慶祝。
羊髦的兩條計策是連環計,前計關系后計,時間非常急促。
為防消息走漏,影響下步的計劃,按照羊髦的建議,沒有留俘虜,把投降的全都殺了。
隨之,在城中稍作休整,他率軍繼續進發。
三封向南、向北、向東都是沙漠。向東百余里,在沙漠的邊緣便是黃河。黃河對岸,是朔方郡的河東諸縣里頭,離三封最近的臨戎。
穿過百里荒漠,次日午時,到達了黃河西岸。
乞大力率引前鋒,奪占了一個渡口。全軍渡河。臨戎在望了。
羊髦的兩策,第二策即是怎么打下臨戎。
他對莘邇的建議是:“攻克三封以后,將軍引部疾行,渡河東至臨戎。三封之敗,臨戎守軍必不可知。將軍可擇胡騎,換上鐵弗匈奴的戎服,佯作潰逃,故技重施,再克此城!”
胡人們受唐人文化的影響,如今也很相信五德終始之說。
唐為火德,戎服尚赤。建立蒲秦的戎人此前是匈奴秦國的附屬,匈奴秦國自稱秦朝外甥,隔過唐、成,直接繼承秦朝,依舊以木為德。戎人的秦國雖仍以“秦”為名,但那是為了能更好地與鮮卑魏國爭奪“正統”,其實他們早就以匈奴秦國的繼承者而自居了,一來,“金勝木”,二來,有句話說“金行氣剛,播生西戎”,亦與金合,故此,蒲秦是以金為德,尚白色。
定西與蒲秦的戎服顏色不同,欲待舊技重施,再哄開臨戎城門,此一換服之舉自是不可或缺。
且渠元光求戰,莘邇沒有用他,仍是將此任交給了禿發勃野。
禿發勃野一回生,二回熟。
頭次的行動已然成功,這二回的行動雖說提升了點難度,但也難不倒他。
又是順利騙開了臨戎的城門。
一如上回,伏兵四起。禿發勃野亂於內,莘邇督蘭寶掌等戰於外,內外并攻,臨戎城克。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一回,嚴襲奉令,放出了不少的逃兵、逃民。
站在臨戎的城頭,莘邇遠望逃走的鐵弗兵、民,回頭看向城外的野地,不遠處塵土漫天。
禿連樊等人引本部騎兵,以及駱駝、駝馬等牲口,各於尾、腿上束枝葉,正在那里賣力地來回奔騰。
莘邇笑道:“士道,這般塵飛土揚的架勢,莫說精騎萬余,便是兩萬、三萬,怕都會有人信!”
這也是羊髦的計策。
僅憑莘邇部的四五千胡騎,嚇不住鐵弗匈奴,也嚇不住蒲秦的蒲長生和蒲茂。要想把蒲茂騙來,必須得虛張聲勢。不僅號稱精騎萬余,莘邇連自己的軍旗都沒有用,打出的是“麴”字旗。至於這個“麴”,究竟是不是定西的頭等大帥麴碩,鐵弗匈奴和蒲茂可以自己考慮。
羊髦代筆,以“麴督”的名義,寫了一封信,於打下臨戎的當日,遣人送去給趙宴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