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邇見黃榮領悟了意思,點到即止,笑了笑,不再多說。他也不欲在張道將、賈珍的身上多說,便轉開話題,說道:“景桓,我有一疑難,想聽聽你的意見。”
“敢請明公示下。”
“昨天大力那事兒,我反復斟酌,你說送錢那人另有企圖,其意‘必在於我’,確是十之八九。”
黃榮說道:“明公昨日施苦肉計,那人若是中計,三兩日內,或者就會露面。到的那時,真相就可大白,明公即能知那人是誰,可以設法應對了。至若禿連樊,這個胡虜受明公恩惠,心懷不忠,敢請明公切要嚴懲!”
莘邇搖了搖頭,說道:“真相白不白,沒有關系;老禿忠不忠,也沒有關系。景桓,我思之三四,所慮者,是鮮卑義從。”
“明公是說?”
“鮮卑義從占我部曲的半數,而且是剛撥到我營中的,我還沒有盡得其心。
“要是你猜測正確,那人其意在我,老禿,他都舍得出五塊金餅;對鮮卑義從這一塊兒,他更不會看不到,下的本錢也定然會更大。
“真相即便大白,揪出了這人是誰,可就像我剛才說的,朝中視我為敵者不少,這人之外,勢將還會有再有其它人,算計染指鮮卑義從。
“豈有千日防賊之理?景桓,你說可有一勞永逸之法,能夠使我解了此憂?”
莘邇說的這個,確乎是件大事。
黃榮陷入思索。
莘邇不打擾他,一邊飲茶,一邊翻起案幾上的兵書瀏覽。
室內安靜了許久,黃榮眼前一亮,有了主意,給莘邇獻上。
莘邇聞言喜悅,說道:“此策大妙!”
定下過幾天,就將此策實行。
在此之前,莘邇有件差事交黃榮去辦,說道:“景桓,我打算奏請朝中,設立僧官,以掌國內僧侶。主官的人選我已定下,就用道智。這道奏請,由你來上罷!”說完,含笑看他。
黃榮怔了下,旋即反應過來,感激地下拜說道:“明公厚愛,榮無以為報!”
一道奏書,何來的“厚愛”?
這就與左氏有關了。
左氏敬佛,設立僧官,表面上提出優待高僧,算是投其所好。黃榮在朝中是個新人,通過此,可以加深左氏對他的印象,由之,也就等同變相地幫助他更快、更好地在朝堂立足了。
另一方面,王都崇佛的士族不少,如那曾為頭等閥族的陰氏就是最著名的一個,此道上書,也能得到他們的一些好感。
這樣的美差,黃榮怎不感恩道謝?
當然,對黃榮有利,對莘邇也有利。
傅喬清談之士,政治上指望不了,黃榮是莘邇手下為數不多,在政治上可用的一個人,他在朝堂中站得越穩,來日莘邇出征西域,才越能對朝局放心。
數日后,黃榮上書,建議設立僧官。
又數日后,莘邇上書,拿出了黃榮的那條獻策。
……
謝謝沈默zz的盟主,加一更。再求月票啊啊啊啊啊啊!
喜歡即鹿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即鹿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