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又提出夜斫秦營,以望能夠暫時遏住秦軍的攻勢,然而他的這一次夜斫,與上次一樣,仍是宣告失敗,非只無功而返,還又損失了百余的精銳戰士。
兩人沒有辦法,只好學麴球,突圍而出,本來也是想撤到陰平郡的,卻撤退的道路被秦兵阻斷,無奈之下,二人只得所余之不到千人的兵馬上了仇池山。
這仇池山是此前冉興的發源之地,山勢險要,只有一路可通到山頂,而山頂是塊約百頃大小的平地,——興國的王室冉氏最早號稱百頃王,此之百頃即由此而來,山頂上,地出泉水,土地肥沃,足可自耕自足。以往的歷年中,凡遇到如匈奴秦國、蜀中李氏等外敵入侵,冉氏不是對手之時,他們往往就會撤到仇池山上,憑其險隘,拖到敵人精疲力盡,之后或者主動進攻,或者等到敵人自己撤退,他們再下山收復失地。這本是冉氏此前保存“火種”的不二良策,現如今,卻被張道崇、李亮學了去,反過來,倒是叫孟朗、冉僧奴等陷入為難境地了。
為難歸為難,武都全境失陷,獨存一個仇池山的狀況,卻還是定西落於了絕對的下風。
另一道軍報是已到陰平郡的麴球發來的。
張道崇、李亮被迫上山以后,武都基本已被秦兵占據,孟朗所部的秦兵大部隊,又開始向南進發,進攻陰平郡。
陰平郡和武都郡一樣,境內多山。此郡的轄地呈西北、東南的走向,西北到東南,長三百七八十里,東北到西南,最寬處二百多里,窄處亦有百十里,但在這么一塊方圓不小的地區內,卻攏共只有兩個轄縣,其西部的大片區域,主要是層巒疊嶂的岷山山脈,唯有的那兩個縣都在東南部,一個是白水北岸的陰平縣,一個是陰平縣南邊約六十多里的平武縣。
這就造成了當秦兵大舉進犯的時候,陰平、平武兩縣,特別是處在北部前沿,與武都郡接壤的陰平縣,就很容易受到秦兵的集火攻擊。
雖是秦兵還沒有展開大規模的攻勢,可麴球、北宮越、王舒望等承受的壓力已是相當的大了。
這是麴球軍報中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
有利的一面就是:風聞進攻陰平郡的秦軍主將是蒲獾孫,至於孟朗,他似乎已經離開了秦州,帶著兩萬秦兵的精銳,趕去了河東郡與蒲茂會師。
麴球分析孟朗丟下陰平不打,改去河東郡的原因,猜測應是出於兩點。
一則,是因為隴西、武都已下,孟朗或許認為秦州的局面大體已定。
二來,更主要的,應該是因為魏國與賀渾邪兩邊的戰事越打越激烈,賀渾邪攻勢兇猛,為了保住兗州這個鄴城的東部屏障,魏國不得不把西部的駐兵調了一些過去,亦即是說,魏國的西部邊界暫時出現了兵力較為空虛的局面,所以,為了抓住這個有利的戰機,孟朗不再繼續待在秦州,耽誤時間。
武都、陰平危急如火,莘邇沒有多把心思放在西海郡,索恭的密信,他只看了一遍,就將之放到一邊,重新拿起陰平、武都送來的兩道軍報,再又細細地看了幾遍。
寬敞的帳內,外頭的春光灑入進來。
莘邇的臉上神情凝重。
不管孟朗是不是已經離開,被孟朗留在隴西郡駐守的兩萬余秦兵,卻是扼守險要,實打實地擋在了莘邇所部的前頭。卻是說了,孟朗此次所率攻打秦州的步騎總計是四五萬步騎,他帶走了兩萬,留戍武都郡、圍攻仇池山的,少說也得近萬,蒲獾孫帶之攻打陰平郡的,則按麴球的估算,約有萬余眾,這不就已經四萬來步騎么?怎么隴西郡還有兩萬余的秦兵?多出來的秦兵是哪里來的?是孟朗臨時從南安、天水等郡的阿敦、侯年等氐、羌、鮮卑各部召來的。
這些從胡部召來的士兵雖稱不上精卒,可就像居延澤岸邊的胡牧們一樣,卻也是具有一定戰斗力的,不能以尋常的雜兵看待。
如何才能盡快、盡速地突破當面隴西郡的秦兵堵截,收復隴西、馳援陰平,反攻武都?
莘邇思之良久,傳令帳外,叫召曹斐等人來議。
喜歡即鹿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即鹿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