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無駒一個西域人,卻怎么會在柔然軍中為將?
這是因為,在莘邇西征,大破龜茲,設立沙州三營,自此把西域諸國再度徹底地納入到定西的控制下之前,柔然以新一代的“漠北霸主”,匈奴的繼承者自居,曾經幾次經沙州或從東北邊入侵西域的各國,并插手諸國的內政,培養出了一批親近柔然的勢力,於是在龜茲滅國、西域重歸定西管制以后,就有些許不甘臣服的西域貴族潛逃出境,跑去了柔然,投靠匹檀。
龍無駒,即是其中之一。
龍這個姓,在中原不多見,在西域卻是頗有,早在前代秦朝時就已經滅國,被并入車師后部的且彌國,其王室就以龍為姓,現仍為西域大國之一的焉耆,如今的王室也姓龍。
龍無駒自稱是焉耆王族,至於他這話是不是真的,柔然人并不很清楚,而實際上,匹檀、溫石蘭等對此也不在乎,之所以重用龍無駒,說到底,看重的還是他本人的能力。
聽了溫石蘭的命令,龍無駒爽快應諾。
便於當日,龍無駒引騎千人,離開了柔然騎兵主力的駐地,向西南而去,到黃河邊上,改沿河西行,然后順河南下,總計行程約四五百里,在三天后,進入到了河西邊的漠區之內。
漠北地區不是只有草原,也有荒漠的,西域的大漠更多。
在這種地理環境中,龍無駒和他率領的柔然輕騎們都十分適應。
由擅長在沙漠中尋找水源的兵士,在漠中找到了一塊小綠洲,龍無駒等便暫時在此駐扎。
除掉等定西兵馬到后,斷其歸路這個任務以外,龍無駒等還有另一個不必多言,本屬題中之義的任務,即是廣撒斥候,向南邊和西邊的隴州方向查探,看能不能找到定西部隊的行蹤,如有所發現,便立即報與溫石蘭。
故是,龍無駒於選定了駐地后,就遣出了數十精明能干的斥候,或南或西,令各往去偵查。
卻說這數十斥候之中,有一騎南下到了賀蘭山麓,沿途都無發現,再往前行的話,就是定西境內的騰格里沙漠了,他正在猶疑,要不要繼續深入,便在這天中午,方待打些獵物,做個吃食的時候,遙遙望見西邊的黃沙漠海之上,熾熱的夏日之下,若隱若現的出現了一支兵馬。
他揉了揉眼,確定自己沒有看錯,慌忙上馬,獵物也不打了,趕緊回去給龍無駒報訊。
這個當口,出現在沙漠上的軍隊,且是從西邊而來的,根本不用想,只能是定西的部隊了。
這個斥候判斷得沒錯,這支兵馬,的確是張韶所率,前來攻打朔方的定西大軍。
就在那斥候掉頭回程,急去稟報之時,卻這支行軍中的定西部隊中,正發生了一起讓主將張韶略微為難的事件。
要說這事件,倒不復雜。
時已五月,漠中高溫難耐,軍中用水短缺,一個軍吏和一個騎士遂因為搶水,起了斗毆。
按理說來,同袍斗毆,按照軍法處置就是,可讓張韶為難就為難在,這斗毆雙方的身份有點微妙,那軍吏是他的部下,那個騎士,則是高延曹的部下。
在聞訊之當時,張韶就忙不迭地趕到現場。
只見爭水的雙方,一邊依在馬邊,耀武揚威,罵罵咧咧,一邊站在沙上,鼻青臉腫,憤怒不已。張韶定眼看去,認出了那鼻青臉腫,顯是在爭水中落了下風之人,是他部下的軍吏,而那個占了上風的,自是高延曹部中的騎士。
張韶問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