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們在談論什么,大人可能猜出?”
“……,我猜不出。不管他們在談什么,總之,從今天起,咱們萬事要多小心!”
金素弗、叱奴侯應道:“是。”
叱奴侯問道:“大人的擔憂稟與張將軍后,張將軍怎么說的?”
“張將軍不以為然,滿臉帶笑的,糊弄了我幾句,把我打發了事。”
數千的定西步騎,到此時渡河大致完畢,各部的戰士在本部將校的指揮下,絡繹到達指定的位置,重新組成行軍的陣型,擔負警戒任務的騎兵、步卒們,也各自歸還陣中。
渡河時略顯混亂的場面,慢慢地復歸嚴整。
看到這有條不紊的一幕,趙興自我安慰,想道:“定西雖小,然隴地本就尚武,自其建國以今,復戰斗不斷,這兩年,征虜又接連招募良家子,組建健兒營,比起兵戶,更加敢戰,論以部隊的戰力,卻足與秦、魏爭鋒。這回攻打朔方,即使不能克勝,慘敗,希望也不至於罷!”
好在趙興從小在朔方長大,地頭極熟,就算真是定西軍此回慘敗,他自忖之,只要時時、事事小心,想來逃出一命,總歸還是可以的,唯是他的部卒,說不得,會再次遭受重大損失。
提起了精神的趙興,在全軍整備已畢,接著行軍之后,繼續隨軍前行。
朔方郡占地不小,東西四百余里,南北最寬處三百余里,但其境內,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其下轄之諸縣,大多處於郡中最北端的黃河岸邊,隨著黃河“幾”字形的流向,這些縣也呈一個“幾”字形。河外的三封等廢縣不說,只說河內,目前還有唐、胡百姓聚居、秦軍駐防的縣,西邊是臨戎、沃野兩縣,北邊是廣牧、朔方和前代秦朝時本屬五原郡的河陰等縣,東邊是前代秦朝時亦屬五原郡的曼柏等縣,南邊與上郡接壤的地方,有個大城縣。
臨戎、沃野兩縣,是張韶部渡河后,為了后顧無憂而必要首先占據的兩地。
這兩個縣,境內現下的居民都不多,等若是半廢掉的縣了,但縣中俱有部分的秦軍駐守。
就算之前秦軍不知道定西軍的到來,定西軍打下渡口,渡河以后,朔方的秦軍肯定也就知道定西的部隊到了。為了小心起見,趙興主動請纓,在其兄趙染干的先鋒部隊之后,又從部曲中選出了幾個精明伶俐的部中軍官,叫他們喬裝打扮成本地的土著牧人,離軍先行,趕在主力的前頭,潛去臨戎、沃野城中打探縣中秦軍的情況。
他派出去的斥候還沒有回來,趙染干傳送捷報的兵卒先回來了。
“臨戎縣的秦虜聞我王師殺到,已然渡河,驚慌失措,遂棄城而遁。臨戎,現已為我部占據。”
張韶接報大喜,把這道捷報傳給高延曹、趙興、邴播、李亮、安崇等諸將觀看,撫摸著大肚子,狀似快活地歡暢大笑,與諸人說道:“朔方方下守備空虛,繼茍雄守御朔方的啖高,無名鼠輩耳,以致臨戎秦虜,今聞我王師至,乃倉皇遁逃!由此推之,我軍取朔方,易如唾掌也。君等且請勉力,候大功成日,吾當將功勞與君等分享!”
他手往前揮,下令說道,“從谷陰出來,十幾天了,幾乎天天晚上住漠中,早上醒來,滿嘴、滿臉的沙啊!總算可以睡個好覺了。加速行軍,今晚咱們就住臨戎!”
……
河西邊的漠中,龍無駒接到軍報,笑與部下將佐說道:“張韶部已至臨戎,大人的計策看來是成了!咱們做好準備,三兩日內就開拔出營,趕去參加伏擊!”
……
臨戎距沃野不遠,六十來里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