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極力勸諫,說道:“將軍,啖高雖無名之輩,可我軍遠涉流沙,今在朔方,離谷陰千里之遙,實為孤軍,倘使有變,勢會陷入危局!不可大意啊!”
張韶笑道:“聽說你回來了,臨戎縣內縣外的各部酋率、唐人強豪,昨晚不少都來拜謁,給咱們送來了成群的羊馬、成壇的美酒,有你與汝兄這兩個本地貴種在,怎能說我軍是孤軍呢?西海侯,此戰打完,少不得,在上奏朝中的檄報中,我會給你記上一筆大大的軍功!”
趙興扭臉去看張龜,說道:“張參軍?”
張龜慢條斯理地說道:“楊參軍說啖高是欲‘固守待援’,下官以為然也。啖高固守的地方要么是廣牧,要么是朔方。無論廣牧,還是朔方,底下來,都會有一場硬仗在等著咱們。將軍,事不宜遲,我軍今日便及早開拔,進駐沃野吧?在沃野休整一日,然后再作進發!”
張韶說道:“好!就按參軍此議。”命令諸將,“辰時前出城!”
回到本部,趙興以確鑿無疑的語氣,與金素弗、叱奴侯說道:“張將軍絕對有事瞞我!”
“大人為何這般確定?”
“楊參軍我不熟,但張參軍素有智名,是征虜帳下的謀主之一。今日帳中,我再三勸言將軍小心,將軍不聽,楊參軍不聽,也就算了,張參軍卻也不聽!這太蹊蹺了。此中必有玄虛!”
“是何玄虛?”
“……我還是那句話,咱們要務必小心。”
趙興說完,望了望帳外猶尚暗淡的天色,狐疑不定地想道,“張將軍三人不會是想把我部當個誘餌吧?……要真是這樣,他們會怎么把我變成誘餌?”左思右想,想不明白。
……
黃河北岸,草原上。
溫石蘭接到急報。
急報上說:“張韶部留步卒三百守衛臨戎,率定西主力已至沃野。”
他看罷大喜,與鞏鳳景和諸將說道:“張韶中我的計了!快派人去廣牧,告訴啖高,就說我今天就率部悄悄渡河南下,入伏廣牧南邊的漠中,并另分兵一部,散於沃野、廣牧間,在張韶進兵廣牧的途中,不斷地對之進行騷擾,以疲憊之;候張韶兵到廣牧,他且先在城中堅守,等我找到戰機,就會從漠中殺出,襲張韶后陣,與他內應外合,南北夾擊,共滅此寇!”
鞏鳳景和諸將應諾。
溫石蘭又說道:“再派人去令龍無駒,叫他等張韶率部離開沃野后,便潛渡過河,看能不能把臨戎、沃野奪回,如是不能,也不必戀戰,就沿河東進,待我部與啖高夾擊張韶部時,他斷其退路!”
諸人應諾。
自有人按其軍令,分別遣人,前去見現在廣牧城中的啖高與黃河西邊漠中的龍無駒。
……
沃野到廣牧,距離兩百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