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君策和君恒的斗爭,幾乎都是兩敗俱傷的局面,不得不讓他懷疑后面是不是有其他人的手筆。
看結果來說,若一切順利,君晟是唯一的受益者,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總是惹人懷疑的。
現在,君晟拒絕的這一番話,卻是直接打消了他這方面的疑慮。
君晟的話,雖然在他意料之外,但是合情合理。
“這么說,這門和親,你是不同意了?”
皇帝這一問,君晟還沒有說話,但是君策心中卻是咯噔一下。
君晟看向皇帝,語氣不卑不亢:
“若是因為十三公主誤會了什么,想要跟兒臣結這門親,那兒臣是不同意的。”
這話也說得很巧妙,言外之意就是:若僅僅只是因為十三公主誤會了什么,想要跟他成婚,那么他的態度是拒絕。但是如果是因為其他的因素,大周需要他跟東晉公主成婚,那另說。
這個回答既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處境。
即:作為我自己,是不愿意的,因為我對十三公主沒有那個心思。但是作為大周的一份子,若大周需要,我愿意赴湯蹈火,一門婚事不算什么,只要能為皇帝分憂解難。
這就是君晟給皇帝傳遞出來的信息,這些話沒有明說出來,卻更顯得他心意真誠。
皇帝面色稍霽,略微點了點頭,他這個兒子,向來拎得清,知進退。哪怕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有這么好的機會,卻依然有自己的態度。
雖然皇帝此時覺得君晟有點太過于清高,但心底里同時也是欣賞他的。哪怕到了如此境地,君晟也依然跟他一條心。至于有點清高這種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以后有機會,慢慢教就是了。
君晟這話一落,大殿上的人是表情各異。
君策眉頭皺起,一副想不通的表情。暗道:自己怎么把君晟給忽略了呢?他前面做了那么多,不會在這一步翻車吧?
他實在想不通,明明這么好的機會,君晟難道不想出來嗎,而且兩國和親,他有什么理由拒絕。
君策越想越急,恨不能上前替君晟解釋,但是他知道,這個時候他必須得沉住氣,要不然的話,就怕在關鍵時刻出問題。
一旁的君恒卻是眼前一亮,原本以為必敗無疑的局,居然柳暗花明看到了希望,他是不知道君晟抽什么風,居然不答應,但是這一來,可正中他的下懷。
妙啊,若君晟不答應,楚錦年又能怎么樣,君策籌謀那么久,說不好直接一場空,想到這里,君恒幾乎都要笑出聲來,生生忍住,全神貫注的注意著接下來的狀況。
大殿里安靜非常,君恒和君策的目光都盯著君晟。
大殿中的大臣們也都聚精會神的注意著,不知道事情最后會如何。
皇帝掃了底下一眼,把眾人的目光盡收眼底,然后看向楚錦年:
“九皇子看到了,這可不是朕不同意,看起來,怕是你那皇妹自作多情了。”
這句自作多情,并不是什么好話,皇帝這是看楚錦年的笑話了,這話一出,心中莫名覺得爽快,看君晟又順眼了一分。
楚錦年也不知道君晟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不知道君晟唱的是哪一出。他總覺得君晟沒有他表面看到的這么簡單。
昨日在跟楚幽交流的時候,楚幽說到君晟時的神情,并不似作假。
按照他對楚幽的了解,若君晟對她一點意思都沒有,在他說出和親這樣的話之后,楚幽應該多少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