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返回愛華門診,聶晨在手術室的里顯微鏡下,跟陳春梅配合著,又縫合了三個豬蹄,兩條香蕉。
縫合豬蹄的縫合法,是目前還沒有開發出來,最為先進的鎖邊連續褥式縫合法。
縫合香蕉的縫合法就是目前還在醫學院進行論證辯證,還沒有在臨床推廣應用的垂直間斷褥式縫合法。
兩種都是縫皮的縫合法。
已經獲得了重生前肌肉記憶,能夠如魚得水那般,控制著這具年輕身體進行清創縫合練習的聶晨,在手術臺無影燈下的縫合動作越來越輕松自信。
“下班。”
聶晨跟陳春梅一同走出愛華門診,在愛華市場前互相道別。
陳春梅走進愛華市場,聶晨則走去發小向文豪的打印機倉庫。
“必須給自己搞一個頭銜了。”
下午時分確定了鐘蘭蘭已經按照自己的指示,前往深城人民醫院進行全身體檢的聶晨,開始了下一步要走的路線。
醫生是越老越吃香,特別是門診醫生。
而聶晨這種剛出學校連藥方都沒開過幾個的小醫生,想要獲得病人最終的信任,必須在自己身上加上學歷或者是各種頭銜的光環。
屬于花城醫學院畢業的聶晨在學歷方面是中等。
那么獲得頭銜光環最為直接快速的方式,毫無疑問就是刷論文。
而在刷論文的途徑中,最引人注目,光環最大的論文發表刊物,是舉世皆知、在醫生心目當中分量極重的《柳葉刀》。
聶晨的腦海里有著幾篇臨床醫學論文的英文版,分量足以刊登上被稱為國際四大期刊之一的《柳葉刀》。
在一九九零年的深城。
假如聶晨他有一篇論文,登上了影響因子達到了百分之六十的《柳葉刀》,那么他的身份地位直接便可以跟正高級別的科室主任相提并論。
畢竟現在愛華門診所面對的病人非富即貴,假如沒有一個光環足夠耀眼的頭銜鎮場子,聶晨則很難放開手腳做大愛華門診。
噠噠噠噠。
聶晨雙手放在鍵盤上,輸出著一行行的英文。
論文標題是《吸煙引起白鼠斷尾再接后的血管危象》。
在國內最早提出了吸煙會導致斷指再接壞死的文章,是鄲城縣人民醫院顯微外科的王獻偉醫生刊登在《中華手外科雜志》的醫學報告。
聶晨在腦海里閃現了幾篇論文。
一篇是王獻偉的這一篇吸煙導致斷指壞死的醫學報告。
同時也出現了來自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由彭愛萍、王小艷、陳亞蘭刊登在了《國際醫藥衛生導報》的小兒斷指再植護理論文。
聶晨把這幾篇論文的要點,化為以小白鼠為實驗對象的實驗對比數據。
自己并沒有選擇直接手術臨床論文這種偏向技術性的,而是選擇手術后的護理實驗對比。
主要就是這些護理性的臨床論文,需要醫生本人在手術臨床方面有著足夠多的病例進行對比,才能夠把臨床手術技巧溢出到了術后的護理方面。
聶晨認為自己這一篇論文哪怕不用其他醫生教授為他做推薦,也可以登得上《柳葉刀》的主刊,或者《柳葉刀》的子刊《臨床醫學》。
而這一篇吸煙與斷指再接的血管危象論文,聶晨瞄準的《柳葉刀》主刊的分類【隨機對照試驗】。
一個半小時后。
把這篇論文打印成了兩份。
一份是純英文,將直接投往《柳葉刀》在倫敦倫敦墻一百二十五號的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