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很容易沾染污穢,這時候還沒有太多的技術清理棉花。
自從決定要把呼延谷一帶建立成豐州的核心之后,黃明遠便把永豐縣令鄧議調到了呼延谷一帶,負責此地的政務。鄧議是自己麾下在政務上僅次于李子孝的內政型人才,放在永豐雖然也算一方大吏,但有些浪費了。
呼延谷是未來豐州的核心地區,雖然還沒有設縣,但算是首府了。
黃明遠也是無奈,自己手頭上實在缺人才啊,尤其是政務上的人才。
仔細巴拉巴拉,現在能用的也就是李子孝、鄧議、夏安恂、蔣允會、于崇五個人,豐州這么大,四面八方都需要能獨當一面的,黃明遠實在是捉襟見肘。
現在黃明遠都有些想念當初的王歆了,雖然性格有些軸,但畢竟人才難得,搞政務也是一把好手。
當然這與豐州本身教育落后,自己沒有培養的人才,而豐州本身又偏僻,真正的人才不愿意來有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真不是一句空話。
黃明遠已經在鋪開縣學學堂的開設了但若是見到成果,尚需要時日。
鄧議不敢耽誤,組織了數百婦女,迅速完成了第一遍的采收。出乎黃明遠所料,產量還不少,二十畝地約有三百斤(合后世二百公斤),看這形勢一畝地也能產個三四十公斤之多了。
這些棉花本來就是試驗品,在黃明遠的想象中能有畝產能有五十斤就不錯了。
當然,在后世畝產三四十公斤能讓人笑掉大牙,畝產量的高低同地力以及種植水平、種植區域有關,其中低產田棉花畝產量為一百八十到二百三十公斤左右,三四十公斤的產量也就是個零頭,屬于不適合種植區域。
不過現在沒有復合肥也沒有農藥,都是以糞土肥田的,在豐州棉花能有這個產量,也是靠老天爺賞臉了。
當然任重而道遠,黃明遠也沒有為這個產量沾沾自喜,今年算他運氣好,棉花連蟲害都沒有遭遇。他準備建立一個棉籽培訓所,組織一批農業人才和有經驗的老農,優化棉籽,爭取提高棉花的產量。
整個棉花的采收前后差不多延續了一個多月,最后統計的結果讓黃明遠喜出望外。二十三畝棉花地,共計產棉花一千公斤,畝產量超過四十公斤,喜迎豐收,這年頭真是人有多大膽,地多高產啊。
北寧城的的府庫堆積了整整一庫的棉花,還有一倉的棉籽,這些都是明年再擴大化生產的種子。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