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滅亡后黃袞之父淪為平民,黃袞兄弟便繼承了其父的技術。
黃袞之父是洺洲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人,在北齊一直是劉龍的老部下。劉龍在北齊滅亡之后因為聲名遠揚而入周為官,歷職通顯,開皇年間曾官至將作大匠。在建造大興城的時候,劉龍與高颎參掌制度,代號為能。
黃袞有個兄長叫黃亙,巧思絕人,也是個技藝高超之人。因其父之故,去長安投奔劉龍。黃袞在家養母,等著兄長發達,沒想到這次河北大移民主要就是針對北齊故都魏州、洺州、相州、邢州的一群北齊遺民,黃袞一家也在其中,這才無奈來了豐州。
提起黃亙,黃明遠倒是有印象。
之前去將作監的時候,有人提到過此人性強明,有巧思,這時候黃明遠終于記起黃袞是誰了,《隋書》上有對其兄弟二人的記載。楊廣每令其兄弟直少府將作。于時改創多務,亙、袞每參典其事。凡有所為,何稠先令亙、袞立樣,當時工人皆稱其善,莫能有所損益。亙官至朝散大夫,袞官至散騎侍郎。
二人一介寒門,憑借著高超的技藝成了楊廣的寵臣,可見技藝之高。
沒想到黃明遠竟然弄到一個未成名之前的黃袞,真是三生有幸。在古代名將名相常得,一代工匠大神,可是沒那么多。
黃袞兄弟雖然以后顯達,遠比在黃明遠這里的地位高更多,但黃明遠可沒有放人的想法。把黃袞用在改良技術方面對天下的裨益,遠比給楊廣建什么富麗堂皇的狗屁宮殿有意義。沒看到同時代的李春只是一個工匠,就憑借趙州橋而百世傳頌。
黃袞不僅技藝高超,又有文化,黃明遠乃表黃袞為豐州總管府工曹織染長,負責絲織、印染工作,還將其引入研究院,成為專家學者般的人物。
黃袞一介布衣,無人問及,今得黃明遠如此信重,不由得感激涕零,發誓要效忠黃明遠,當然此時的他還不知道歷史上他曾經做到散騎侍郎。
黃明遠并不在乎他們的效忠,而是勉勵黃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為工匠未必不能做出流芳百代的事情。
黃袞內心動容。
黃袞因為獻了新的紡紗機便驟得顯貴,不僅封賞優渥,還得授官職,終于讓眾人知道黃明遠重視工匠的決心。眾人情緒高漲,紛紛進獻自己的發明。雖然很多都是些不知所謂的東西,根本沒有什么價值,但也有不少東西能夠提升技術,造福百姓。
黃明遠對眾人異常熱情,決不打擊眾人發明創造的熱情。又將那些有用的技術一一推廣,倒也讓這些本該被埋沒的東西得以傳承了。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