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的步迦可汗又派兵追擊阿即思,希望斬草除根。
阿即思早就逃回了牙帳,只留下阿史那思摩在木燭嶺率部抵御步迦可汗。步迦可汗率部攻擊了數次,皆沒能成功。
阿史那思摩驍勇有力,短兵相接時,幾乎突到步迦可汗的面前,步迦可汗見其人勇武,心中愛之,決定要收服此人。
阿史那思摩屯兵于木燭嶺,所能依靠的水源只有木燭嶺上一條東南——西北方向的小河。步迦可汗眼看阿史那思摩部久攻不能下,便命人將其團團圍住,又命部下在小河上游筑堤壩截斷水流。
阿史那思摩所部很快斷水,士兵因為缺水很快喪失了戰斗力。
阿史那思摩無奈,見事不可逆,只得讓部下將他綁了起來,向步迦可汗投降。
步迦可汗質問阿史那思摩為什么阻攔自己,阿史那思摩便說道:“職責所在,身為阿即思大汗的臣子,不敢讓可汗過此地。”
然后阿史那思摩又求死道:“如能蒙受大汗大恩,讓我早死,這就是對我最大的恩德。”
步迦可汗見阿史那思摩為人如此忠義,便親自為阿史那思摩解綁,又說道:“你是一個忠臣!本可汗正要和你一起平定天下。”
阿史那思摩迫于形勢,遂降。
步迦可汗封阿史那思摩為特勤,令其統帥一部降軍。往來軍事,多向其咨詢,因此阿史那思摩遂漸漸歸心。
大軍渡過木燭嶺之后,整個突厥牙帳的大門洞開。步迦可汗遂命大將舍利和巴耶爾各領一部,分兩路清繳殘余部落,自領大軍向突厥牙帳而去。
步迦可汗的大軍直抵頞根河,威脅突厥牙帳。
雖然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步迦可汗率主力一直不渡過頞根河,而是派突騎四出,企圖襲擾突厥牙帳。眾將對此感到不解,紛紛勸步迦可汗速速發兵再擊牙帳,以競全功。
阿史那忽勒勃勸步迦可汗道:“大汗北上便是為了奪回牙帳的,今牙帳眾人對大汗是翹首以盼,奈何牙帳近在咫尺,大汗如何不繼續進軍?如此豈不讓心向大汗的人失望?”
其他諸將也紛紛勸諫步迦可汗抓緊時間北上,爭取在年中消滅阿即思,省得夜長夢多。
步迦可汗說道:“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對方知道我希望主力決戰,必定會堅守不出。我等遠道而來,軍隊不多,一旦有所折損,必定士氣大降,再想得勝就難了。
而且牙帳的眾人雖然各懷鬼胎,但大多數人并不希望我重新入主牙帳。一旦我軍攻之愈急,對方勢必因為外因團結起來,與我死戰。到時候哪怕我軍能夠得勝,也是慘勝。眾位說說,一個破敗不堪的牙帳對我又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駐軍于此,一旦對牙帳的壓迫降低,這些本就三心二意的人立刻就會因為分贓不均發生矛盾,到時候我軍再行出擊,直擊對方的要害,牙帳必敗。”
眾人這才嘆服步迦可汗的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