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楊素果然上書楊堅,要嚴懲刺客,殺一儆百,肅清余毒,以正視聽,還大隋政治之清明。
楊素身份特殊,他一上書,立刻便吸引朝內外的視野。
正愁如何處置此案的楊堅忽然發現,一直被他忽視的楊素正是最好的主審人選。
這一次楊堅準備好給楊儼一個教訓,至少讓他再也不敢肆意妄為。楊儼本身不過是楊堅挑出來制衡楊廣的一枚棋子,但現在這枚棋子行事毒辣,不折手段,已經嚴重觸犯了楊堅的底線,危害到大隋的政治生態,這是楊堅所不能容忍了。
至于楊堅為什么認為幕后主使是楊儼,其實是楊諒一直針對的是楊廣,楊儼才刻意針對楊昭,所以二人之中,楊堅更是懷疑楊儼。再說楊儼也是一個有前科的人。
當然楊堅的認定未必準確,不過天子的態度總是未必那么公正,甚至帶著主管意識,偏聽偏信,但誰讓他是天子,更是一個集威深重之人,可一言以決天下。
很快楊堅招楊素問對,楊素進言道:“自開皇十九年以來,朝局多次動蕩,直到這兩年才算安定下來,今波折又起,時局不穩,恐使萬民不安,圣威有損。”
楊素有進言道:“昔日慜太子作亂,正是因為其麾下兵卒,只知太子,不知圣人。今太子將諸衛率交之于內,可謂安定時局之舉措,裨益萬民之新創。然時至今日,雖天子交付兵權,然諸王領兵于京內,若徒生異心,起兵于內,怕是又至當日禍亂舊事,使江山社稷陷于危難。”
楊素赤裸裸地將諸王在朝中有兵的危害指了出來。現在諸王有軍權的分別是左衛大將軍上柱國魏王楊昭和右領軍府大將軍上柱國熙王楊儼二人。其中楊昭素來被人稱為天生長者,仁君之量,至于這有異心的諸王說得是誰便不言而喻了。
楊堅雖然對楊素頗為猜忌,但不得不說,還是很重視楊素的話,而楊素作為臣子二十年,也是最為了解楊堅的人。
楊堅其實被當日慜太子楊勇的兵變給嚇怕了,因此最擔心便是還會有人效仿,要不然也不會如此猜忌壓制楊廣。
而現在的楊儼,敢襲殺大將,私通胡虜,誅殺親弟,活脫脫的一個心狠手辣的角色,楊堅如何不擔心善于陰謀詭計的楊儼會起兵作亂。而且右武衛大將軍史萬歲和衛尉卿蘇孝慈二人同掌軍權,再加上傾向于楊勇一脈的大將賀若弼,如此算來,楊儼在京城的實力絕對非同小可。
楊堅突然有些后怕,乃說道:“卿所言極是,此乃老成謀國之言。”
這時楊素又進言道:“臣聽聞被發配為奴的爨宏達從長安秘密逃回南寧州,陰謀作亂。南寧州故地,數次動亂,百姓不得其安,宜速調遣兵馬平定之,遲則生患。”
爨宏達是爨翫之子,西南地區的大豪。
爨姓之強大,不弱于一國。其本來是班固、班超家族的后人,后來南遷至云南地區與蠻人通婚,后人被稱為爨人。爨氏家族自蜀漢時期開始稱雄云南,歷經數百年屹立不倒,威震云貴等地,直到唐玄宗時期才覆滅于南詔,獨霸天南有四百多年。
南陳滅亡之后,爨氏家族數次動亂,屢剿不止。直到隋朝開皇十七年楊堅派遣史萬歲為行軍總管,率兵前往云南鎮壓爨翫的叛亂。爨翫被史萬歲擊敗請降,后來以重金賄賂史萬歲,史萬歲便放了爨翫,然后班師回朝。開皇十八年,爨翫再次舉兵反叛,史萬歲被削官為民。大隋費了很大的力氣,損兵折將,最終將其抓獲處死,并將他的兒子爨宏達等人發配為奴。而此同時楊堅也意識到,云南地界形勢太復雜,根本沒有辦法穩定統治,最終不得不“棄其地”,撤銷南寧州總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