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安定好左武衛的事情之后,便一直在左武衛安安穩穩地練兵。他本就資歷淺,也不愿參與朝政,自樂得清閑,這日子也便過得飛快。
六月,辛巳日(十六日)。
楊廣代表楊堅在大興殿封魏王楊昭為皇太孫,并再次大赦天下。
這一次楊廣倒是很坦然,雖然楊昭成為皇太孫,第一個便是威脅到他的地位,只不過泰山封禪與監國之后,楊廣的地位穩固,倒也不擔心圣人有其他想法。而楊昭成為皇太孫,實際上也意味著他這個皇太子的身份穩固,否則太子、太孫的順位繼承豈不產生錯亂,危及社稷。
進入四月份之后,楊堅的身體便感到不適,隱隱有重病之狀。楊廣曾密招給楊堅診治的太醫相詢,太醫告訴楊廣圣人的身體挨不過這個冬天。
有了太醫的相告,楊廣心中乃定,如此這般天子的做法便一目了然,因此他表現的極為淡定。長安政事,無論大小,楊廣皆送往仁壽宮詢之,絕不擅專,做足了一個孝順兒子的姿態。
楊堅對此,還斥責楊廣處理政務,分不得輕重緩急,不過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笑意,心中對楊廣很是滿意。
隔日,楊堅便下旨褒揚楊廣仁孝守禮,賢明有節,又命非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和國家大事,悉由太子決之,勿需送至仁壽宮。
如此一來,眾人也看到楊堅對太子是信任有加,太子位置穩固,心中的算計自是少了許多,使得朝堂之上倒也省出許多禍事。
本來冊封皇太孫的大典,自是應該天子參加,方合禮數。只不過因為楊堅身子有恙,仁壽宮又隔著長安數百里,楊堅便直接下令楊廣主持此事。
滿朝文武,留在長安的盡皆到來。各自依著爵位、官職,分立兩旁,等待大典的開始。
黃明遠站在人前,望著不遠處身著皇太孫袞冕朝服的楊昭,心中也是替楊昭歡喜。
楊廣身為皇太子,親自加封皇太孫,這也是史無前例的。
不過這種安排意味著哪怕楊昭成了皇太孫,仍舊無法越過楊廣,對于楊廣地位的穩定意義非凡。
而楊廣也知道兒子仁孝,心思清明,素無絲毫逾越之心,因此此次給兒子加封,頗有一種我家有子初長成的感覺,眼中滿滿地都是父愛。
而楊昭本人,捧著皇太孫的金印金冊,也是恍然如夢。
之后,楊堅又同時冊封楊昭的妻子崔氏為皇太孫妃;長子楊佶冊封為河南郡王,繼承了楊昭之前的封號,成為大隋第四代繼承人;次子楊倓冊封為安樂郡王;長女冊封為清河公主。
一般皇太孫和其它的冊封,是不放在一起的,主要是今日的主角是楊昭,要突出其地位,畢竟一事不能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