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楊儼呢?”
黃明遠說道:“武陵郡王自在朗州養病,不過武陵郡王病得這么重,天下皆知,哪怕真的礙不過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楊廣眼前一亮,不由得贊嘆黃明遠的主意的確是最合適。
“明遠以為如若此番便可安定人心了。”
黃明遠搖搖頭說道:“儲君,不會。漢王那里,無論朝廷是否有這次動亂,都會生亂。除非漢王愿意交出手中所有的權利,但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漢王愿意,那些已經在漢王身上押注的人也不會愿意。”
楊廣說道:“那依明遠的意思,我們與漢王之間這一戰仍是無可避免。”
黃明遠點點頭,說道:“儲君需早做打算。圣人山崩之時,便是漢王起兵之時。”
楊廣皺著眉頭深思了片刻,不過之后便舒展了開來。
“孤也是亂了方寸,這漢王必反之事早就在計劃之中了,不過是時間問題,孤現在憂心又有何用?”
說完,楊廣問道:“天子經過這一番波動,病情加重,也不知道能撐幾日。今日有不少大臣上書于孤,希望由圣人將皇位讓給孤,而圣人則以太上皇的身份出外養病,你以為此言如何?”
黃明遠一急,立刻跪在地上說道:“儲君,獻此策者,居心叵測,可斬之以儆效尤。”
楊廣不解黃明遠如此激動,乃有些不虞地說道:“明遠難道不希望孤繼承大統嗎?”
黃明遠忙說道:“儲君,不管圣人現在是否讓位于儲君,這萬里山河仍是由儲君主宰,儲君現在是否立刻登基又有什么不同。而此時使圣人將皇位讓給儲君,在外人看來,還以為是儲君故意逼迫天子讓位,是將儲君置于不忠不孝的位置。這些進言之人,只是為了擁立之功,以圖幸進于儲君,卻絲毫不顧及儲君所處的位置和可能產生的風波,難道還不該斬嗎?”
楊廣大驚,接著頓悟,這才說道:“今日若無明遠,孤置大謬也。這些人是想把孤架在火上烤啊。”
“儲君名鑒。”
在黃明遠看來,楊廣作為一個天子,既不缺少能力,也不缺少氣度和手段,他與那些史上的名君相缺少的最大的東西便是這份演技。
俗話說“自古天子皆影帝”,沒見到周公有“握發吐哺”;漢文帝有因惜十家之財而罷建露臺;漢武帝有史上第一個《罪己詔》;宋太宗喊出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喊出了“滿漢一家”、“永不加賦”······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么,至少他們在人前做足了愛民的姿態,讓老百姓將矛頭對準了官吏而不是天子。而楊廣這十四年天子之位,除了好大喜功、不體恤民力之外,實際上唯一做的失敗之事便是三征高麗大敗,但也并不足以使天下人群起而攻之,難道楊廣比劉淵、石勒、成吉思汗、鐵木真、努爾哈赤、多爾袞這些無數次發動大屠殺的人還要殘暴嗎?
無外乎楊廣素來高傲,不喜矯飾,使得天下人把矛頭都對準了楊廣。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眾人都覺著自己的不幸是天子造成的,能不反對天子嗎?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