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擔憂漢王叛軍會出陜州渡河,切斷長安與洛陽的聯系,因此又命周羅睺率領一萬府兵,越過潼關,直逼陜州方向沿河布防。
當然即便如此,蒲津關到底能不能守得住黃明遠也不知道。若是一旦蒲津關失守,黃明遠只得在鄭縣御敵。因此留兵三千于崔弘升,令其在鄭縣掘溝修城,布置防線,并統御所有從后方趕來的府兵,為大軍后撤做好接應。崔弘升是楊昭的岳父,黃明遠的遠方堂舅公,倒也能信任。
之前黃明襄見識到自己的經驗不足,因此決定和九弟黃明瑜跟隨兄長一起出征,也增加處事經驗。這時看到兄長竟然令人在鄭縣布置防線,吃了一驚。
“兄長,蒲津關真的守不住?”
“不好說!”
黃明遠搖搖頭,心中有些煩躁。知道不能亂了方寸,又忙深呼吸一口,盡量讓自己平復心情。行軍打仗,最怕遇到這種難以捉摸的仗,所有的優勢都不在自己手中,只得聽天由命。
大軍繼續東進,黃明遠又招王辯入內,令其總攬斥候事務。要他將手頭上的斥候全部派出去,他要每隔一個時辰送回一次蒲津關的戰報,絕不容許有任何疏漏。
王辯立刻領命。
黃明遠將手中一萬五千府兵一分為三,每部約五千人,分別交給大將周法尚、荊元恒、史祥三人指揮。以其三部分為左、右、中三部,從鄭縣東北方向渡口渡河,沿著渭水以北,趕往蒲津關,并命三人要及時將所屬部隊整編完畢。
此時黃明遠手中真正算得上能戰的軍隊反而是驍果軍。兩萬驍果軍,經歷過都六之亂,還有三分之一多的部隊參加過北伐。此時原任左統領薛世雄還未前往疊州上任,也跟隨一同出征。新任左統領是段文振,與薛世雄俱是與黃明遠親近之人,再加上黃明遠二叔黃玠麾下舊將,不由得黃明遠不去倚重。
黃明遠乃令段文振和薛世雄分領二軍,充作中軍,又命麥鐵杖和辛世雄分別為二人副將。
剩下的九千禁軍,黃明遠令老將崔彭統帥,作為自己的后軍。
黃明遠率部繼續向東,在興德宮(今陜西華陰北)以北渡河北上。大軍剛到渭水北岸,此時蒲津關已經傳來戰報。
喜歡天下安康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天下安康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