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竊符救趙”的故事再次上演。
趙軍被圍第八日,信陵君召集門客緊急磋商“竊符”之策,門客侯贏獻計:為王之如姬報殺父之仇,繼而請如姬竊符于夜。信陵君從其言。
趙軍被圍第九日,信陵君使門客斬如姬仇人之頭,敬進如姬,并陰求如姬竊符以北救趙而西卻秦。如姬依起言,盜虎符而與信陵君。信陵君與廉頗并眾門客,連夜出城,奔赴魏趙邊境。
趙軍被圍第十日,信陵君眾人至魏軍中軍,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見廉頗至,雖心有疑惑,知無計,未曾言,交接后率親軍回轉大梁,待晉鄙回轉,魏王始知虎符被竊,然前線已然交戰,王無奈,只得放任信陵君施為。
信陵君遂將魏軍,而推廉頗為聯軍主帥。廉頗弗辭。
為隱蔽起見,廉頗率領魏軍沿丹水北上,在泫氏與界牌領之間,西渡上岸,直插秦軍包圍圈的側后。
同時廉頗派遣出自己的親軍首領前往聯絡被圍困的長平趙軍,好在秦軍的包圍圈還不算密不透風,親軍首領在幾名斥候的掩護下,成功地來到了趙軍中軍帳中。
而此時,趙軍已經被包圍了十二天了。
雖然軍中暫時還不缺糧,但肉眼可見的,士氣已經急劇低下,雖然每天還會安排嘗試突圍,但似乎從將到兵,都已經對突圍不報任何希望了,因為上將軍的陣亡,把它們的希望也帶走了。
直到,趙國的另一位上將軍,又把生的希望帶來。
代理主將李義很快召集了所有的都尉與裨將,親軍首領將廉頗請來魏國援軍的消息告知了眾將,營帳中瞬間沸騰了起來,誰能活著會愿意去死呢。
親軍都尉又出示了廉頗上將軍手令:明日辰時,趙軍對秦軍發起輪番進攻,造成全軍總突圍的假象,務必逼出秦軍所有的底牌。
眾將自然轟然領命,一個個圍繞著地圖,瓜分著攻擊方向與區域。
“這一塊的秦軍是我的,都別跟我搶!”
“這里都是長槍兵,你們的騎軍攻擊不方便,我的盾兵剛好克制。”
“屁叻,我的弓騎兵最好克制好吧!你懂不懂打仗啊!”
一瞬間,熱鬧的分敵現場讓人誤以為:被包圍的是秦軍,而不是趙軍。而幾位弓兵都尉老神哉哉地坐在后頭,任你搶破頭,還不是要老子的遠程支援!
然而在一片祥和歡樂之中,只有暫代主將的李義知道,廉頗將軍的這封手令并不是帶趙軍回家的家書,而是讓趙軍走向鬼門關的死亡通知書。
但他什么都不能說。
嘆了口氣,諸君稍待,上將軍括在生前,已經制定好了突圍的方向與路線。
“哦?”眾軍疑惑道。
“上將軍料想我軍被圍后,我王必率軍來援,亦或是其他國家率軍來援,故在做最后一搏前,為大家制定好了與友軍配合的計劃。諸君請看。”隨即,李義拿出了準備已久的突圍方案。
見果真是印有上將軍大印,眾人不由得又是熱淚盈眶,上將軍即便在最絕望的時候都沒有放棄生的可能,卻把生的希望全部留給了眾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