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血嘛!每天百滴輕松的很,鍛體大成,伐骨洗髓,脫胎換骨,已經達到了普通人**的極致,區區百滴精血,吃飽睡好便能恢復。
所以,這尸蟞蠱蟲成長起來自然快。
夜色迷離,一聲“攝”字從林秋的喉嗓中涌出,便帶走了他識海中涌動著的半數法力,經過口腔,被舌尖一震,仿佛有了特殊魔力,似乎使得明亮的月空都微微一顫。
被林秋血飼的尸蟞聽到這一聲“攝”字,很有靈性的化作一道紅光飛來,落在林秋的指間,吞噬了數十滴精血,在月華之下突兀地長大一圈,落在地上不斷掙扎,竟然褪下了一層紅色的甲殼。
再看那尸蟞蠱蟲,晶瑩剔透,絲毫看不出曾經恐怖猙獰的模樣。
看著雞蛋大小的尸蟞,林秋定定心神,又念動起巫咒,只見那只尸蟞在“嘶嘶窸窸嘶嘶窣窣”聲中,已經如臂使喚、隨心驅動。
以咒法、精神力、法力將蠱蟲煉成巫蟲,這是“巫”之手段。
按照這張氏筆記中所說,張家的煉蠱之法,為純正的上古巫法。
筆記第四頁便有記載,以先秦文字書寫,張家后人在后面有翻譯。記載古老神話中,始神盤古持巨斧分混沌開天辟地,累死后呼吸之氣化為風雨、云霧;聲音變為雷霆;雙眼凝成日月;須成星辰;軀干變山岳;血液成江河;筋脈為道路;肌肉化平原;骨骼髓髓變為地下礦藏;皮膚、汗毛則為草木。
盤古后有女神華胥于大湖捕魚,踩天外雷神腳印受孕,生下人蛇身的伏羲、女媧兄妹。
女媧以土造人,并于兄長伏羲相交誕“巫”。
再后來水神共工、火靈顓頊相爭帝位,共工不勝而以頭觸不周之山,致天柱折坍,九州島崩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
女媧為救黎民周游四海,遍涉群山借太陽神火以天臺山五色土煉就五色巨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以補蒼穹。
女媧以石三萬六千五百塊補天功成,又斬背負天臺山之神鰲四足支撐天地四極,終于化解了九州島崩壞之禍,但也精血枯竭化為塵埃。
于是她與伏羲的子嗣“巫”便替代母親教化人類,是以“巫”在上古時代的意思就是溝通神靈,役使鬼怪,卜吉兇,知善惡,治世理民之人,最是強大不過。
只是后來人族自強,接連出現三皇燧人、神農、黃帝,五帝太昊、炎帝、少昊、堯、舜八位有經天緯地之才,撕星裂日之力的明主強君,將巫裔趕到了邊荒九黎之地,這才讓巫道在歷史上,慢慢演變成了蠻夷之地特有的文化。
筆記中說“巫”本為華夏上古神靈血脈傳承之道,絕不是無知者心中的亂力鬼神陰邪小術。
這筆記中記載的神話傳說真不真,暫且不提,但筆記中記載的巫蠱之道,卻是不差。
以巫咒驅使尸蟞,猶如臂使,更是能不斷強化蠱蟲,從而蛻變,達到生命的進化。
這西王母用之長生的尸蟞,在林秋的手中已經發生了蛻變。
現在,不應該稱之為尸蟞,而應該叫它尸蠱。
這種有趣的培養,林秋一只堅持了一個多星期,直到到達關中平原白鹿原,這才讓黑背老六、吳煙槍、解探花三人見識到尸蠱的恐怖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