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炎武帝還是一意孤行,就是不讓燕王就藩,這件事,當時鬧得很大,朝野震動。
最終,還是燕王自己上書,祈求炎武帝允許他去往西北就藩,人家自己都這么說了,炎武帝盡管心中不忍,可是,最終還是同意了。
燕王是去就藩了,可是,他臨走時,卻把小兒子,也是唯一的兒子李嗣源留在了長安,說是西北苦寒,李嗣源身體不好,擔心李嗣源去了西北適應不了,就留在京城好了,其實,就是為了讓炎武帝放心,讓朝中大臣放心,把李嗣源當成了質子留在了長安。
其實,大炎王朝,歷朝歷代都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不過,一般這些藩王留在長安的質子都是家中的次子而已。
既然燕王主動就藩,朝中大臣也很滿意了,對于燕王的這個做法,也深得人心,朝中大臣也不會說什么,炎武帝自然也不會說什么。
說完了燕王,再說說這個李嗣源。
李嗣源是燕王最小的兒子,卻是嫡出,小時候,他很聰明,可以說能文善武,炎高帝在位的時候,都對其十分的看中疼愛,經常讓李嗣源進宮玩耍,可是,在其五歲的時候,他突然生病,高燒不退,差一點兒就一命嗚呼了。
不過,在太醫院的御醫全力救治之下,命是保住了,可是,卻落下了殘疾,他再也沒有當初的聰明伶俐了,看起來像個憨子一般,這讓炎高帝十分的痛心,在炎武帝登基之后,也十分的心疼這個堂弟。
當初,漢王和蜀王之所以沒有殺掉李嗣源,就是因為漢王在對著燕王拔劍的時候,家中無人敢阻攔,唯獨這個憨子站出來,擋在了燕王身前,一句話也不說,就那么看著漢王。
最終,燕王丟了一條胳膊,兩個兒子,唯獨這個李嗣源活下來了。
在燕王就藩之后,李嗣源先是在皇宮生活,等到他十二歲之后,才讓回到燕王府生活。
不知道是因為腦子壞掉了,還是因為性格的緣故,李嗣源在慢慢長大之后,開始跟著很多官宦子弟經常出入青樓畫舫,尋花問柳,偶爾也會跟人在大街上爭風吃醋,鬧出過不少笑話,搞得滿城風雨,典型的一個紈绔子弟。
李嗣源長得很俊俏,跟燕王不太像,反而跟炎高帝有幾分相似,而其母親也是當時長安很有名的美女,不過,可惜的是,李嗣源的母親在生下李嗣源不久之后,就病故了。
李嗣源長得俊俏,家底又殷實,出手也大方,腦子似乎還不太好,自然有很多紈绔子弟喜歡跟他一起玩了,再怎么說,李嗣源也是天潢貴胄,皇室弟子嘛。
燕王雖然去就藩了,可是,對于這個兒子,他十分的疼愛,每年都會給李嗣源送來很多金銀財寶,除了燕王之外,炎武帝對李嗣源也是疼愛有加,完全當成自己的兒子來看待,不管李嗣源在長安城怎么胡鬧,他都是一笑置之,哪怕有御史臺的人彈劾李嗣源,彈劾燕王,炎武帝都從未理會。
久而久之,李嗣源的胡鬧也在長安城出了名了。
李嗣源雖然經常尋花問柳,紈绔不堪,可是,自從四年前開始,一次意外,他在大街上遇到了徐詩芷,就視為仙人,開始了猛烈的追求,這把徐詩芷給搞得十分的無語,而徐肱也是哭笑不得。
起初,大家都只是把其當成小孩子的胡鬧,沒想到的是,李嗣源居然在被徐詩芷多次拒絕之后,直接求見了炎武帝,要求皇帝賜婚,這把徐肱給嚇了一大跳。
不過,炎武帝并沒有答應,只是讓李嗣源自己想辦法。
四年前,徐家出事兒之后,李嗣源也消停了一段時間,可是,從去年冬天開始,李嗣源又開始鬧起來了,鬧來鬧去,最后又鬧到皇帝哪里去了,現在,宮里也傳出來消息了,這讓徐詩芷無比的糟心,只能跑到好姐妹齊若兮這里發發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