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的時候,就聽詩芷提起許兄,說許兄文采了得,那本《紅樓夢》正是讓人嘆為觀止啊,今日恰逢詩會,許兄何不作詩一首呢?”
在一番客套寒暄之后,李嗣源看著許一凡笑著說道。
此話一出,現場的眾人頓時面面相覷起來。
《紅樓夢》這本書,他們有所耳聞,其中也有不少人讀過,不過,最初這本書是從興安城那邊流傳出來的,然而,那只是殘本而已,真正流傳出來的完整版,還是齊若兮她們抵達東海城之后,從滄海別苑流傳出來。
因為當時跟著齊若兮她們一起來的,還有一代大儒荀德華師徒,雖然,在這段時間,有無數人前去拜訪荀德華,但是,都被荀德華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在很多人看來,能寫出《紅樓夢》這本書的人,肯定不是傳說當中的許一凡,也不是齊若兮,或者是徐詩芷,而是荀德華,之所以人們說起這本書的時候,都說是許一凡或者是齊若兮她們所寫,估計是荀德華在幫助這些年輕人揚名而已,甚至之前四季樓的九副殘聯,估計也是出自荀德華之手,畢竟,荀德華要在東海城建立書院,而負責出工出力的是許一凡,荀德華這是投桃報李,默認了這件事而已。
方才,在提起許一凡的時候,有人說《紅樓夢》是許一凡所寫,主要還是帶著調侃的意思,然而,現在聽到李嗣源親口這么說,那這件事就八九不離十了,畢竟,李嗣源初來東海城,跟許一凡非親非故的,甚至還有一些恩怨,他完全沒有必要幫許一凡揚名,所以在聽到李嗣源這么說之后,現場為之一靜,所有人都眼神復雜的看向許一凡。
讀書人都是有傲骨的,而東海城更為甚之,如果在其他洲,東海城的仕子估計不會說什么,可是,這是在東海城,在他們的地盤,這里是他們的主場,他們承認,在商賈之道上,許一凡確實是個天才,或者說他是個商業鬼才,他們除了羨慕嫉妒之外,更多的還是不以為然。
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你把生意做的再好,再大又能如何,面對官府中人,你還不是要卑躬屈膝,當然了,許一凡不用卑躬屈膝,但是,那也是因為有樂萱郡主和徐詩芷在背后幫其撐腰,如果沒有她們在,東海城那些官府中人,又有幾個愿意搭理許一凡的?
百貨樓開業初期,香水瓶上的幾首詩句,好雖然很好,可是,在他們看來,那也不過是為了逢迎那些女子而寫,不足道爾,而后面的九副殘聯,又不是他許一凡寫的,既然是一代大儒出的,他們對不出來,也很正常,心里還可以接受,可是,如果說這一切都是許一凡自己寫的,打死他們都不相信。
“世子殿下,《紅樓夢》這本書真的是許兄所寫?”尤思源猶豫一番,好奇的問道。
李嗣源笑著點點頭,說道:“諸位可能有所不知,許兄在來到東海城之前,就曾經售賣過《紅樓夢》,只是,那時候,許兄名聲不顯,書賣的不好,而恰好樂萱郡主去往了安民鎮,看到了此書,見獵心喜,就帶回了長安,而我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的。”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再次一愣。
說實話,他們對許一凡的了解,更多的還是來自百貨樓,來自四季樓,來自大宗師翁浩淼。
許一凡不是東海城本地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許一凡是哪里人,他們不清楚,當然,也沒必要弄清楚,而許一凡什么時候來的東海城,在場的人更是一無所知,而許一凡開始在東海城揚名的時候,還是源于大宗師翁浩淼收許一凡為徒這件事。
翁浩淼雖然多年未曾回到東海城,但是,關于他的傳說,卻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大宗師本來就不多,攏共就十個人,而翁浩淼作為東海城本土人士,占據其一,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上一次,翁浩淼回到東海城,其實有很多人想要拜他為師的,只是,都被拒絕了,而許一凡這個名不經傳的無名小子,卻一躍成為了大宗師的嫡傳和關門弟子,這就讓很多人感到好奇了。
之后,百貨樓的開業,天香四露和九大美酒的出現,更是讓許一凡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而之后許一凡離開東海城,去往興安城做的一些事情,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不多,可是,從許一凡跟著齊若兮她們回來,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在之后,百貨樓的一系列變化,更是讓許一凡成為了東海城的風云人物,其名氣一時之間,完全壓倒了翁可心等人,但是,越是這樣,人們看到的更多的還是許一凡在商業上的能力,至于文采方面,不知道是真的沒有發現,還是發現之后,被他們刻意的忽略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此刻的眾人,心中是五味雜陳的。
許一凡微笑著看著眾人,臉上一副溫和的笑容,心中卻無比的警惕起來。
雖然李嗣源這么說,但是,還是有人不相信,轉而看向許一凡問道:“許公子,世子殿下說的可是真的?”
李嗣源這次沒有接話,而是笑呵呵的看著許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