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城。
戰爭還在持續,只是,相對于之前,還平和很多,當然,這種平和只是相對而言。
每天都有人進攻,亦有人撤退,有人不幸陣亡,有人僥幸活下來,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在這次絞肉機內,人命真的很不值錢。
第二道壕溝已經被填平,為了填平這道壕溝,安德烈直接挖空了一座小山,期間足足花費了近十天的時間,這給西征軍贏來了很大的喘息時間。
在第二道壕溝被填平之后,安德烈并沒有第一時間尋找攻城,而是休整了一天,然后,在第二天展開了攻城。
很多初次經歷戰爭的人,都會被戰爭的殘酷和血腥,還有其宏大而這震懾到,他們的心靈會受到極大的沖擊,對于那些像螻蟻一般死在戰場的將士,不管是敵人還是己方,都覺得不忍,心生憐憫,然而,當他們接觸的時間長了,就會逐漸變得麻木起來。
可能,有的人在看到幾十人死去,他們就承受不了,也有的人能承受百余人,上千人陣亡,當然,也有人能夠承受更多的戰損,而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將領而言,他們能承受的戰損越多,其地位往往越高,這貌似是一種很奇特,很畸形的現象,然而,它就是真是存在的。
戰爭的形勢有很多種,攻城戰、守城戰、包圍戰、殲滅戰、閃電戰、游擊戰、遭遇戰......
諸如此類的戰役形勢,不勝枚舉,但不管戰爭的形勢是什么,戰爭的結果,往往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方徹底死絕,這場戰爭才會停止,然后奔赴下一個戰場。
在所有的戰役當中,最難打的當屬攻城戰了,在攻城戰當中,想要打贏一場戰爭,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會承受巨大的傷亡,損人不利己,可往往一場攻城戰的勝利,往往決定了一場戰局的最終走向。
第二道壕溝雖然被填平了,可是,當安德烈指揮大軍沖鋒的時候,意外卻出現了,只是,這個意外,起初并不顯眼而已。
壕溝被填平之后,西域聯軍就已經抵達了城墻之下,開始攀城作戰,而第二道城墻,是許一凡親自參與設計的,從取材,再到建造,都跟之前有所不同。
首先,整個城墻的墻體,不是之前那種呈現一條直線的形狀,而是呈現一個弧形,除了城墻的后方是平整的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弧形的。
這種弧度并不大,可是,敵人想要登上城頭,就必須架設輕梯,可輕梯搭建之后,是無法完全貼靠在城墻上的,一方面是地面不平整,一方面則是城墻不平整,如此一來,給登城作戰的敵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這種結構,敵人搭建的輕梯,很容易被撞車給撞擊下去,而且因為這種不穩定性,輕梯一次性不能上太多人,不然就會側翻。
當然了,這種弧形的城墻,只是最中間的一部分,而在其兩側的城墻,則是像之前一樣,一馬平川的樣子,不過,這兩節城墻并不算長,剛好可以容納兩架呂公車并排攻城。
在城墻的左右兩邊的最頂端,則是建立了兩個瞭望塔,塔樓很高,比整體的城墻還要高出三四米,整個塔樓呈現一個圓柱形,看起來就像是兩個大煙囪一般。
塔樓既是瞭望塔,又是碉樓,更是傳令兵所在的位置,從這里,可以把敵軍的所有動向都一覽無余,而且這種碉樓比常見的呂公車還要高三四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