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最親的奶奶不幸離世,我心情無比沉痛,請假于家中料理諸多后事,一時無暇顧及其他。所以更新進度暫時不能穩定,只得利用熬夜守靈的時間斷斷續續的寫幾個字,希望喜歡本書的朋友諒解。】
泥濘崎嶇難行的山路上,明川扶著商意行,商意行牽著馬,就這樣一直走了將近一個時辰。
直到轉過一處山谷狹道后,前路豁然開朗,二人眼前薄霧彌漫,現出一大片地形平坦開闊之地來。
這處平地顯然是處于半山腰上,就如同在這座山腰間橫生出一塊平臺一般。如此直直延展出去足有六七丈寬,那邊緣處就架著一座長約六七丈的吊橋,連接著對面的山壁;而那山壁處有一個數丈高的巖縫,顯然就是出山之路了。
而這吊橋下卻有一條極深的河流,河雖不寬但水流甚急,簡直有波濤洶涌之勢,急流拍擊在山崖峭壁間的聲音來回鼓蕩,猶如猛獸咆哮。
那吊橋以上下各兩根粗如兒臂的鐵鎖相連,固定在兩座山腰石壁上,下面兩根鐵鎖鋪著已經開始腐爛的木板,由此可見這座吊橋已經年久失修,平時更是鮮有人跡。
瞧這令人觀之不由膽寒的地勢,確實能稱得上是一處奇險之地了。
這就是老窮酸先時所說的鷹愁澗。
老窮酸師徒剛一走出狹道,一看眼前情景,頓時就愣住了。
二人倒不是對這險奇的地形感到驚異,而是因為此刻的平地之上,竟然還有一群人。
這一群人人數估摸著有二三十人,男女老幼皆有。明川仔細一一看去,發現這些人個個面黃肌瘦衣不蔽體,就如同一幫乞丐也似。而且每個人的臉上都有明顯的怒色,卻又不敢發作的模樣,只在那兒嘰嘰喳喳地說話,一時人聲嘲雜,卻又聽不清到底在說些什么。
明川心頭一動,不由轉頭看向來路,心頭頓時了然——難怪這原本鮮有人跡的山間小道會變得那么泥濘不堪,竟是因為有這一大群人經過的原因。
可是令明川不解的是,這些看似乞丐的人為何會走這條隱秘的小路?
明川看著那些人,他低聲對老窮酸說道:“師父,這些人為何也會出現在這?”
商意行輕輕皺了皺眉,道:“想必這些就是黔州出來的流民,他們應該也是想走近路逃難去湘楚。”
明川哦了一聲,再次望去,忽然神情一變,連忙指著那吊橋處低聲道:“師父你看,那竟然有兩個和尚呢。”
商意行凝神望去,就在那群流民之中,果然看到了兩個和尚。
而那群流民的目光,都聚集在那橋頭那里,尤其是聚集在那兩個背負背囊的和尚身上。
看樣子,這是兩個遠行游歷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