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正頭都大了,腦海里想了一圈,符合這情形的詩詞沒多少啊,而且清朝之后的好的符合的詩詞真沒多少啊。
想了許久,沒啥好的詩詞,不過,倒是有首歌挺合適。
“這樣,我寫首唱詞吧,來,拿筆來。”
楊子正拿筆寫下:
憶岳飛·精忠報國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旗卷,馬長嘶
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
人北望,人北望
草青黃,塵飛揚
我愿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嚯,好,子正寫的詩詞總是這么氣勢磅礴,盛氣凌人。”冒襄首先贊道,這詞提氣啊。
“子正,你這詞真是讓人氣血翻涌,恨不得去戰場上與建奴大戰三百回合。”侯方域也是點頭。
“呀,楊兄,來,趕緊唱一唱,這詞怎么唱?”徐枋最近很是欽佩楊子正。
“哈哈,好,那我就唱上一唱,愿我中國重回盛世,讓世間萬國來朝。”楊子正為啥要選這個歌在臨走時唱一唱?
提氣啊,明志啊。
早前只是宣講科學,可是大家一直對楊子正的志向不是很明確的。但這首歌就是明確楊子正的志向的,通過這首詞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就有要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在大明如此風雨飄搖之際,有開宗立派的思想,有守土開疆強國之志的年輕人,怎么總感覺這是王陽明的翻版一般。
隨著楊子正的高歌一曲,所有在場的,行路的,酒樓吃飯的紛紛被吸引住了,并聽得熱血沸騰。
“好,好,好,子正,你這一曲唱出了我漢家男兒的血氣,當得暢飲三碗。”冒襄激動的大喝一聲,他是有志向的人,要不然也不會當復社的領袖。
眾人一番鬧騰后,這送別的從辰時一直鬧到了快午時這才差不多了,楊子正也是喝得醉熏熏的,與眾人揮別后,楊子正的行船也是晃晃悠悠的離開了碼頭。
等回到了船艙,楊子正喝了一杯解酒茶,大馬金刀坐下。
“咦,維崧,白門,剛才好像沒看到玉京姑娘啊。”楊子正也是疑惑。
“唉,是的,玉京姑娘不在,應該是有別的事來不了吧,昨晚她還說今天要來送的。”陳維崧也是疑惑。
“玉京姐姐不是那種爽約的人,可能是真的有別的事吧。”寇白門也是補充道。
“嗯。”楊子正也只是應了一聲,其實也沒啥好說的,不過是一個送別而已,來就來,不來就算了。
但就在這時,船停下來了。
“少東家,前面玉京姑娘的行船攔住了我們。”這時陳炬走進了船艙。
“嗯?我們去看看。”楊子正帶領著眾人出了船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