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正的生母劉松蘭甚至熱情的拉著寇白門與卞玉京的手嘰嘰喳喳問個不停,這讓她們倆放心了不少。
說實在的,在這個時代兩個青樓出身的女子,哪怕是清倌兒也是要被世人萬般的嫌棄的。
為什么楊家的人就能如此和善?
可能是跟楊子正大肆收納難民有關吧,楊家的人見慣了苦難的人,所以對一些出身苦難的人不是嫌棄而是熱情,因為他們知道越是苦難的人,你越對他們好也越容易得到他們的回報。
而且,楊子正不止一次的在家庭會議上告誡大家了,不要歧視任何人,這是楊家新的家訓,得到了老爺子的肯定的。
楊子正的原話是:“楊家是從苦難中起來的家族,所以,我們跟那些千萬的普通苦難老百姓是一伙的,不要因為我們賺了點錢,有了點面子,就把我們活成了老百姓害怕與咒罵的樣子,那樣楊家就忘了本了。”
這是楊子正十三歲時就提出來的,也是楊之遠正式確立楊子正為楊家少東家時楊子正為楊家立下的第一條家訓。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家受到了千萬難民以及周圍老百姓的歌頌與愛戴。
與家人團聚完,便去吃飯。
結果全家人都沒吃飯,都等著他們呢。
那剛好,一起吃唄,然后家里擺了幾個大圓桌,老的一桌,中的一桌,少的一桌,女的一桌。
好吧,這就當是楊家新年真正的團圓飯了。
只是,這楊家的十兄弟都不愿跟楊子正坐一桌,太沒意思了。
用楊子江的話說,“大哥,跟你坐一起我就感覺跟爹與叔叔他們坐一起一樣,特不自在。你說一個十幾歲的人怎么給人感覺像個老大人一樣的。”
“波”,楊子正反手就是給楊子江一個爆栗子。
“啊嘶,又敲我頭,你就想把我打傻了,好減少一個跟你搶財產的是吧?”楊子江火了。
“嘿,你這混小子,不服是吧?我怎么跟你們在一起就像個大人。”楊子正很煩被年輕人歧視,他明明是一個少年,卻被一群少年給歧視了。
“回頭我要考考你,看你這段時間有什么進步。”楊子正教訓道。
“你看,你看,你看。明明跟我們一樣大,偏偏裝成一個大人樣,不準我這樣不準我那,逼我學這個學那個,你自己呢,到處去玩,憑什我不行?”楊子江真不服了。
“我……你……好,好,行啊,長大了是吧,想飛了是吧?行,過了元宵,你就去把我們所有的郵行都走一遍,既然想去見識就那去。”楊子正也真是無語。
“啊,哥,你說的是真的嗎?你不準反悔。”楊子江頓時人就精神了,然后磨拳擦掌的樣子。
剛剛陳維崧他們還嚇了一大跳,以為楊子正兄弟間要反目呢,原來這是在挖坑啊。
“當然說的是真的,你以為你這點小伎倆能騙過我?你也大了,是該出去闖一番了。大哥送你一句話‘調查不夠不決策,條件不備不行動’。到了外面,一定要做足了功課再行事,要知己知彼三思而后行,不要腦子一熱就往前沖,要不然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是,大哥,小弟謹遵大哥教誨。”楊子江恭敬的低頭抱拳。
“行了,你也十六了,能喝酒了,咱先走一個,其他年紀沒到的不能喝啊。”
“大哥,二哥早就偷喝酒了,他還不準我喝。”四弟楊子明立馬站起來告狀,楊子江一聽急了。
“楊子明,你,你,好啊,你想讓我把你的丑事抖出來嗎?毛灣巷的湯婆婆的甜酒是你帶頭去偷喝的吧?”
“啊,啊,二哥,我錯了,我錯了……”
“哈哈……”一屋子人真被這幾個小子給逗的哈哈大笑。
陳維崧與鄭福、鄭森也是跟著哈哈大笑,這一家子才是真的有意思。
寇白門與卞玉京對視了一眼,兩人眼中填滿了放心與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