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對付騎兵的想法?那就是自行車啊,或者三輪車也行,這總比人跑快多了吧?
自行車不需要蒸汽機或者內燃機啊,整個架子,加兩個輪胎就搞定了。
說干就干,楊子正跑到鑄造局找到了副局長佘義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并畫出了一系列的草圖,說明每個東西如何做。
但是,很快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澆滅了楊子正的熱情,那就是橡膠樹還沒有來到中南半島,那是19世紀末才有的事了。
不過,直接用木輪?只是能承載得了幾百斤么?
先做吧,試一試總是好的,不行了再說。而且還有一個難題,那就是彈簧鋼造不出來,減震無從談起。
說來說付出,還是煉鋼不行。
想到了這些后,楊子正興趣缺缺,不是理工男啊,吃虧就在這里啊。后世的老師說的對啊,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就是學藝術去了,這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學問沒學到。
……
當制造新東西的熱情被澆滅之后,他還是回來折騰學問與管理吧,他現在能做的也就是這些。
是時候按后世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來了,首先要做的就是來年規劃,每個部門都要做,包括中華民軍的都督府也要做。
提出總目標,再提出分解目標,把目標分解到每個季度,每個月,每個人。
除了來年的計劃,還有就是馬上要過年了,他這個做東家的得給一年之中表現優秀的人寄去親筆勉勵的信。
所以,得來次年底大評獎,除了年底獎金之外,還有優秀獎,這優秀獎分為優秀管理獎,優秀技術獎,優秀勞工獎等。
而這個年底的優秀獎評獎,也掀起了中華郵行內部的一個小高潮,對各個子系統的評獎考核內容是由五十來個小班學生出的,特別是方以智與李信很是......
122給鄭成功的2條建議(第1/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積極,他們想到了許多方面的考核標準,但被投票采納的很少。
因為不切實際。
最后楊子正在大家的充分討論與總結之后,提出了他的意見。
“考核分兩種,一是人員考核,二是部門考核。部門考核是過去的這一年是否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部門考核是否完成直接關系到人員的考核,這讓每個人員有集體感,有團結力,因為部門沒做好,他們個人就拿不到足額的考核獎勵。”
楊子正邊說,學生們邊記。
“往年我們都會做一個部門的年度計劃的,關于明年的計劃在臘月二十五之前也要交上來,沒交的扣來年的考核分。”
“部門考核之外,又有人員考核,但這個人員有不同啊,有的是管理者,有的是工匠技術人員,有的則是普通的勞作者,那如何分呢?”
“我覺得分德、能、勤、績、領導力幾個方面來考核,有些是所有人都要參與的考核,有的是只有相關的工匠或管理者能參與的考核。這就要求我們在考核卡上標明了考核者的類別,目前就分三類,一是管理者,二是技術工匠,三是普通員工……”
現代化的管理手段說一說,交待下去,立馬讓學生們又是耳目一新,怎么他們總覺得楊子正是一個挖不盡的寶庫呢,在任何事上都有一套超越于常人的看法與做法。
而且是考慮周全,很是合理。
哪怕如方以智他這種飽滿詩書者都無法想到這些知識是從哪里來的,真是奇了怪了,楊子正的腦袋到底都在想些什么奇奇怪怪的東西。
當然什么做計劃,評獎之類的,那就是家人的團聚了。
有人一年沒回去了,是不是允許回家過年?有些人的妻兒來丈夫工作的地方過年,是不是允許他們團聚?
這些都是人性化的管理與手段,在這個時代簡......
122給鄭成功的2條建議(第2/4頁),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