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上奏是要按照順序的,第一批先上奏的是馬上就要離京的官員,或是封疆大吏或是外國使節,一般都是他們先上奏,皇帝也就胡亂的囑咐兩句拉倒了。
上奏本也并不是自己跑出來就行了,是要鴻臚寺的官員指引著走出班列,然后指引著該跪在哪兒,如果上奏的人嗓子不行或者說話聲音難聽不夠響亮還不行,會有專門的鴻臚寺官員上前,這樣的官員一般都是音容兼美的,替這個官員朗誦他的奏折。
在例行公事一般的打發了第一批官員之后,永熙帝便沉聲道“眾愛卿,有本可奏”
文官集團之中便不停的有人走出來奏本,有議內政的,有議國事的,也有彈劾某某某的,不管是干什么的,總而言之一個人上奏之后必然是一群人云起響應,然后必然是有另外一群人站出來反對。
政事國事還好,大家多少還講點斯文體面,一說到彈劾,那可是一個個臉都不要了,唾沫星子滿天飛吵得臉紅脖子粗的,好像這要不是金鑾殿上,一個個恨不得就擼袖子上手“彼其娘之”了。
賈璟在那里看的津津有味,反觀武將這邊倒是安安靜靜的看耍猴,賈璟不免感嘆我中華自有國情在此,文人好武,武人崇文啊
轉過頭去,發現永熙帝始終面無表情的高坐金臺之上,看似對底下混亂的局面不管不顧,實則一直在掌控全局,不時的調節著節奏,最后使眾人達到一個巧妙的平衡。
賈璟不由得看入迷了,直到永熙帝第三次喊出“還有本嗎”的時候,賈璟才抬起頭道“臣有本奏”
隨后就被自己的聲音嚇了一跳,安靜的場合下,賈璟的聲音極其高亢,好像含憤而出一樣。
所有人的視線不由得都看向了這位大燕新貴,只見賈璟面色堅毅的站了出來,洪治勛臣們不由得暗暗皺起了眉頭,而開國元勛們則是有些擔憂。
方才還沒吵盡興的文官見到賈璟如此模樣,皆是暗自稱嘆,身為權貴竟有一身傲骨好好兒郎長相也不像個武人,合該做我名教子弟,惜哉惜哉
誰能知道此時的賈璟其實心里慌的丫批,方才學習永熙帝學入迷了,這慌亂之下一是脫口而出,心里一慌臉色難免有些發僵
永熙帝聽著賈璟“含怒而出”的語氣不由得微微抖動了下細眉,不過還是是沒有什么表情的點點頭,于是戴權心中苦笑的對著鴻臚寺的官員點點頭。
那些鴻臚寺的官員便一臉敬佩的領著賈璟出列跪下道“靖武伯可用我等代宣”
賈璟有些僵硬道“不必”但在鴻臚寺官員的眼中,賈璟此時卻是無比莊嚴肅穆,相比所涉之事事關重大,于是鴻臚寺的官員不敢耽擱,便點點頭退了下去。
賈璟從懷里掏出了奏折,目不斜視一板一眼的宣讀起來“臣靖武伯賈璟啟奏”
“臣,蒙陛下不棄,舞象從戎,委以重任,常思憂嘆,夙夜難寐,唯恐有負圣恩,遺笑四方,上負隆恩,下愧庶民,墮先祖寧榮之威,落我世勛武將之第”
“邀得天幸,上佑吾皇,天佑大燕,庶璟僥幸,功封靖武伯,略報山恩,雖如此,難抵陛下賞識隆恩之萬一”
淇國公宋清微微底下眼簾,而涇國公吳逵則眉頭緊皺越發焦躁,來自武將的敏感嗅覺,讓他一瞬間就覺得賈璟這個奏折怕是沒憋甚么好主意
開國元勛們自然是一個個不知道為什么與有榮焉,文官那邊倒是反應平平,奏折開頭先吹一遍皇帝,這是常識了,他們也沒覺得賈璟說的那些有甚么了不起,只有站在后面的賈政略微有些擔憂,璟哥兒這是又要整什么幺蛾子啊
賈璟混若不知的繼續高聲朗讀著“適逢玉麟軍遭難,臣心生一策”,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