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陣風兒卷集著靈物飄然離去,其三栲不停掙扎。又一陣微風而過。其三栲折腰心思傳達:
“吾不知二位長老意會的‘紅塵’如何?但想必無論如何皆比這身處之境強吧?肯請大師誦經,度去見識一番也比在這里受困的見識。”
僧一聽便明白了七八分。僧:
“且掙斷束縛的藤,即可誦。”
這被束縛的高山栲一聽,便拼了渾身的氣力搖擺。只聽“噼噼啪啪”一陣響動,倒也掙斷了些許細小藤條,但樹干上還是緊束著另一條粗藤。又續加勁兒。只聽,道:
“何不伐去……?!”
高山栲正暗加勁兒,只感覺恍恍惚惚中,意識形態飄然出“體”而去。其樹干卻留在了雞足山上,但愚鈍的心思卻還是思著一個“伐”字。
茫茫浩空,霧氣繚繞。清風悠然。只聽另一遍枝葉也搖擺掙扎且行。僧道相互對視一眼。道:
“既然是有了凡心,那不如將其一遍遁化而去,也好敘口中之‘紅塵’?”
僧只點頭。一陣誦經。于是,這遍樹林稍有安靜。呼嘯的風卻更加歡快。
道:“是否連同這頭嘶吼的‘野獸’同誦化?”
僧眉頭微蹙。瞬間,舒展開來。僧笑道:
“既是與生俱來的相伴,又怎可缺席?”
道:“如此,下界更可耐味了。”
僧:“這不正是紅塵的‘喧囂’?!”
于是,二人再次口吐連珠……
從此,這遍樹林徹底地安靜下來了。
道惑。道曰:
“何要其掙斷束縛,方且誦經?”
詭笑。僧:“但若連這點氣力都不具備,那便妄為吾等動口,誦去也不過是夭折之象,倒不如在此朽去罷了。”
道:“‘伐’不正暗合了汝之用意?!”
敘完,一陣笑聲傳出……
卻說,在高山栲生長的邊沿地帶,早也長出了一顆獨特的黑色曼陀羅。由于天長日久的聽佛道誦,便也有了靈性。眼看樹林沉靜下來,便也安奈不住向往的熱情。
道見,欲再次施法。僧卻阻攔。僧:
“此乃靈潔圣物,何需輕妄度化下界糟踐?”
道惑。道:
“何來的靈潔圣物,怎沒見她無蕊的黑花不斷掙扎傾向那空心木?”
僧:“豈止又是空心木?它那形如肢臂的枝干,暗已分開,早顯擁抱之情……”
更惑。道:
“如此,又何來的靈潔圣物?”
僧:“潔圣只因花無蕊,即空心,無心和安心,正是我佛的境界。”
又說:“坐觀天地萬物,萬物有靈,各自暗修造化,且由它去吧!”
道:“不正是‘空心’、‘無心’又暗自顯露的擁抱之情,能撩撥出來那人世本來的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