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更談不上。
吃過起五更的餃子,溫朔再次到窗臺上抽煙,搬了一把小凳子,坐在了那張床頭柜的旁邊,望著上面擺放著的那碗餃子,還有插在碗中的一雙筷子,心里一時間有些恍惚。
他直到現在才清晰地發現,自己對于父親的記憶、情感,竟然如此的淡漠。
兒時印象中父親對自己的疼愛,因為父親的去世,自己小時候受人欺凌、嘲笑,母親獨自一人辛辛苦苦掙錢養家,從而讓本該美好的記憶和懷念,化作了很多的不忿很恨意。
那時候,他還小,漸漸長大,心里卻已然形成了一種對父親早早離世而忿忿著的慣性。
如果父親不去世,母親何至于受那么多的苦?
哪個家庭中,不是老爺們兒撐起遮風擋雨的責任?
所以在溫朔的記憶中,對父親最清晰的印象,只有每年清明時節,母親帶著他,要走十幾里的路,到一個叫做臥虎屯的農村西北,農田里那座墳頭上燒紙、磕頭。
一個普普通通的墳頭,甚至比周邊整個家族幾代人形成的祖墳中,絕大多數墳頭都小的墳頭。
那個普通的,小小的墳頭下,埋葬著自己的父親。
溫朔記得,每年他跟著母親去上墳,本該是自己一家人的那些家族成員們,對他和母親的漠視,刻意的冷淡、無視。
他無法理解,為什么會是那樣。
在他從小到大,乃至如今的認知中,一個家族,尤其是相對封建、淳樸的農村鄉下,再不濟,同姓且還不遠的近親們,無論如何也沒理由無視自己和母親。
哪怕是不幫,至少說幾句面子上的客套話啊。
但,他和母親沒有得到過。
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別的原因?
溫朔覺得,這絕非是怕被他們母子二人連累,不愿意給自己添麻煩的緣故。
一個人可以這樣,所有人都這樣……
肯定是有原因的。
難不成,爺爺奶奶,或者父親母親,當年做過什么對不起老溫家的事情?
但,既然讓父親入了祖墳,說明沒有什么解不開的疙瘩啊。
第二顆煙剛剛點上,溫朔就聽著母親喚道:“朔,朔,快快快,你大姨打來電話了,你表嫂生了,生了……哎呀,大胖小子,這大年初一,剛過了五更,哎呦呦……”
溫朔急忙掐滅煙蒂,起身離開陽臺,把門關上,笑呵呵地說道:“來來,我和我大姨道個喜,再給我大姨還有大姨夫拜年。”
李琴笑得合不攏嘴兒,把手機遞給了兒子。
就像是,自己也當了奶奶似的。
溫朔拿著手機說了一大堆的客套話,又讓表哥接電話,鄭重其事地說道:“哥,好好把嫂子和我大侄子照顧好,啊!啥時候穩妥了,全都接到京城來!”
“好嘞,好!”胡志強興奮不已。
掛斷電話后,溫朔笑著對母親說道:“媽,要不您提前先回一趟東云吧,我自己在這兒就行,如今網吧也不開了,沒啥忙的。”
“那,那我今兒回去?”
“行啊,我打電話問問,找人給您訂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