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不適宜廣為流傳,否則會為禍世間。
宋釗生畢生研究總結出的催眠術,心理學精粹,如果廣為人所知……
比玄學之禍,弱不到哪兒去!
言歸正傳。
心情愉悅的馬有城刻意嘆了口氣,小聲道:“那,你覺得這件事我們該怎么辦?”
“這,好像也不該問我吧?”溫朔微笑道:“您是老江湖了,按江湖規矩辦。”
馬有城點了點頭。
他是老江湖,溫朔是小江湖——好歹也是仙人橋和農貿市場混跡長大的人物,三教九流那些賣狗皮膏藥的江湖人物接觸過不少,又有老韓頭言傳身教過,自然知道這里面的一些門道。
一些所謂的江湖規矩,其實聽起來有些不近人情,有些混賬,但,卻是封建社會遺留下的東西。
與當今社會價值觀不符,卻符合封建時代大多數的社會環境。
而流傳至今……
江湖規矩,就會令江湖人物,乃至邊緣了解江湖規矩的人物,去默許、默認。
譬如針對這類假作大師,賣狗皮膏藥跳大神的勾當。
他們本身就有自己的行規、道德理論。
簡單說來,那就是看人下菜碟——窮者少收,達者多取。
甚至一些江湖人物在騙取了富人大量錢財之后,還會拿出其中的大頭用來做好人好事。當然這種情況不多,卻真實存在,還會被同行,被江湖人豎起大拇指贊一聲俠義。
其實,這種行為想通透了,真沒必要贊揚。
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誰都是為了利益。
就拿劫匪來說,打出什么“劫富濟貧”的旗號,只劫富人不劫窮人,不是心疼窮人,而是……劫窮人能劫到什么?
所以溫朔把是否揭破這位大師的難題,推到了馬爺的頭上。
這種事兒,畢竟是個為難的事兒。
就好像下棋的高手,不會去街上擺殘棋的騙子攤位前,和攤主玩幾局賺騙子攤主的錢,一個道理。
馬有城明白溫朔的意思,卻又不好反推過去。
稍作猶豫后,他往旁邊挪了挪身子,湊近了解文政和解元父子,看著解元,輕聲問道:“解元,你給我說句實話,請這位大師來,約定的利事,是多少?”
解元怔了下,旋即面露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