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住到初五再回京的李琴,忽然就想著初三回京城了。
對此,溫朔自然沒什么意見,正月初三一大早,便開車和母親一起回了京城——不是不近人情,而是想把美好更多地保留下來,生怕多住幾天,會把記憶中的美好徹底忘卻。
回東云兩日,母子二人深刻地明悟了一句話:距離產生美。
是誰變了?
那些熱情的,曾經共同居住在一個小區幾十年的老鄰居們,有很多其實并沒有任何不好的心思雜念。可是,他們架不住別人抱著那種心態趨炎附勢時,心里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不踏實、比一比的念頭——當初,咱們和李琴、溫朔母子的關系更好!咱們對他們母子,有過更多的幫助,憑什么讓誰誰誰去落好?
好與壞,是與非,真是說不清也道不明……
溫朔心疼母親,也感慨自己。
慶幸的是,他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沒有出現那種令人不適、別扭的情況。
而且他相信,鄭文江、劉吉、侯金強、李巖彪、馬曉斌、詹傳海……以及劉茂和,基本上也不大可能會如棉紡廠小區的鄰居們那般,出現前后相差較大的變化。
原因說起來有些殘酷,所以現實。
鄭文江他們年輕有為,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二十二三歲的年齡白手起家,帶手機開轎車,意氣風發!
劉茂和本來就是劉家營村一霸,多年來經營水泥制品廠沒少賺錢,這兩年受溫朔的教導影響,舍得大手筆付出,為人也開始轉正,不僅挽回了名譽,賺取到了榮譽,更是在不知不覺中,促進了他水泥制品廠的生意越來越火。
人看得見希望,生活有奔頭,有心勁,生活才會快樂。
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這種話……
也只能是在小說,在影視劇,在人們的自我安慰中出現而已,完全不切實際!
而棉紡廠小區里大多數的鄰居們,年齡大了,已經沒有了拼搏的勁頭,很多已經開始領取退休金,稍稍年輕些的,也只是在干這一份穩定的、固定的,收入不高不低的工作,談不上窮苦,甚至比很多人生活條件還要好一些,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般平平淡淡才是真,對生活就是去了熱情。
缺乏了對生活的熱情,人的情緒就容易變壞,并生出各種偏激的思維,甚而在不知不覺中付諸于行動。
京城。
年節的氛圍正濃。
但對于溫朔來講,生活反倒是比以往平靜、安逸得多。
他可以專心致志地鉆在家里,或研究玄法,或在電腦前搗鼓他那套全球唯一的軟件。
這是上次和林波交談之后,林波隨手交給公司兩名技術員開發出來的一款只有基礎功能的實時記錄、統計軟件,會自動按照軟件存儲中的條件,推導結果。簡單說來,就像是一臺普通的計算機,你輸入數字,就能適時為你計算出結果。
在溫朔的思路中,這款軟件是要由自己,不斷地進行升級、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