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大家是在后院吃的,那里有一大塊空地,邊上還有幾株開得正好的牡丹。
外祖母把她做的三蝦面放到方母前面,還笑著對大家道:“今日壽星先吃啊,小芹我給你做的長壽面,你吃的時候可別咬斷了,不吉利。”
“娘,我都是兩個孩子的娘了,哪里會跟小時候的一樣。”
方母雖然面上是笑的,但她鼻子發酸,低頭拿筷子夾面,本來是要把面和蝦拌在一起的,但這樣到時候面頭就找不到了。
她很早以前過生的時候,家里有三個哥哥,銀錢也確實不多。最難的時候,她娘也不想虧待他,就大半夜全家人到河里去撈蝦,不拘大小,給她做一碗三蝦面。
那真的是她吃過最鮮的一碗面了,蝦味十足,蝦仁飽滿非常,一口咬下還會有汁水,蝦腦裹住面。面條稍微有一點點硬,滑到嘴里吃下,讓她隔了那么多年都念念不忘。
不過今日的面完全就與當年不同,還特意加了蔥油和露。仿照鎮里人家吃面的習慣,一點東西都不浪費,哪怕蝦殼都要拿來熬湯,這湯就叫露。
這碗耗時那么久的面,也沒有辜負阿夏的期待,她嘴里的還沒有完全咽下就道:“外婆,你這面煮的,我只怕等到明年都忘不了這味道。”
“那下一次,你端午來時,外婆再給你做。”
外祖母得了贊許笑得眉毛往上彎,她也確實是這般想的,初夏多雨時,河蝦抱籽更多,蝦肉比現在還要再好點,那時候的三蝦面,才算是地道。
長壽面吃完,碗筷也一應被放到灶房里去,天上的霞光很亮,小圓子圍著院子的黃瓜藤繞著圈子跑,年糕在撲低飛的蜻蜓,湯圓還在慢吞吞地吃著碗里的魚。
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方家過生從來不講究花俏,連給生辰禮時,都是隨性自然。
阿夏把自己裝鐲子的小盒子放在桌上,而后胳膊虛虛環住方母的肩膀,笑著道:“阿娘,你快看看我給你的生辰禮。”
“你送的我自然要好好瞧瞧,”方母笑得眼邊都有了笑紋,打開盒子后,一對金手鐲。
她笑意沒減,拿起來看了又看,心里歡喜得很,嘴上卻假做埋怨道:“給我繡雙鞋就成了,還買金鐲子做什么,花了不少銀錢吧,你這丫頭。”
說完下一刻就帶在手里,大小也剛合適,她晃了晃,抬起頭跟大家說:“這鐲子還怪好看,還是阿夏的眼光好。”
那副模樣惹得眾人又是好一陣笑,外祖母攬過阿夏狀似吃醋道:“下次你外婆我過生時,你也給我整一對金鐲子來,還有你太婆,不然到時候得被你阿娘比過去,我們可不依的啊。”
“我也要好的。”
方覺看熱鬧不嫌事大。
“我覺得有點難,”阿夏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現在窮得叮當響。”
她晃晃自己的荷包,只有幾個銅子撞在一起的聲音,確實是叮當響。
大家哄堂大笑,每個掏錢袋說要多給她一些,叫她富一點。
玩鬧過后,方母左手牽著外祖母,右手牽著太婆,后頭方父方覺幾個都跟著一起到街上看戲了。
只有阿夏,剛出門就被盛潯幾人堵住了,非得拉著她到另外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