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當他倍感疑惑之時,遠處的頂頂轎子,已穿過了人海,在他的身前停了下。
這也并非是十頂以內的轎子,而是成百的坐轎,陸續下落。
轎子頂頂落下,轎中人一一走出,向他拱手作揖。
隨后,也越來越多的人在向他參拜行禮,只因沒有任何官職的豪紳與商人,是絕對要向他跪拜的。
可,下轎的人,也只是向他作揖、跪拜,然后便開始各自忙碌了起來。
每頂轎子內,雖都只走出一人,但是每頂轎子中也內有乾坤。
桌椅、板凳,美酒、佳肴,正如變魔術一般,一一的出現在他的眼前。
“鄭大人,您有所不知,我與當地的豪紳、商戶,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盤算著您歸來的時辰了,我們是算了又算,等了又等啊”李姓官員,右拳捶掌,興奮跳起,“咦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啊,鄭大人您還真讓我們給等來了,且也真的在我們這里登了岸。”
“雖說,我們這港口是您登岸的不二之選,但是,我們大明朝也是不單單只有我們這一個港口的,所以,我們的心啊,始終也是懸著的。”
他又接著道“不過,今日能夠迎接到您與眾將士,還能見到這“麒麟”祥瑞、獅子與各種類的駿馬等,也是我等得莫大的榮幸啊。”
鄭和淡淡一笑,他的內心不知為何,竟突然有些不喜歡這位李姓官員了。
也許,是因為這位官員說話,太過于諂媚。
也或許是因為,這位官員的做法已有些過了。
至少,他知道能供幾萬人同食的長宴,是多么的耗費人力與物力,若這些所謂得當地豪紳與商戶,只是為了迎合這位李姓官員的一人私欲,才無奈出錢出力的,那便更違背了真正的民意。
他身在朱棣身邊多年,見慣了巧言諂媚之人的嘴臉,更見多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
他眼前的這位李姓官員,若真的只是為了博得他的歡心,也算是用盡了各種辦法與心思了。
這時,他又赫然意識到,之前在出海口等候著他得那上百艘官船,也并沒有那么簡單。
因為,他的確是可以選擇很多港口登岸的,可偏偏這個港口處的上百艘官船,在海中迎接到了他。
待官船上的人員,說明來意后,他才不好意思的向眼前的這位李姓官員飛鴿傳了信,道明了要在這里靠岸的事情。
而,這李姓官員的種種做法,可能也只因為他是鄭和他是當今圣上身邊最親近的人。
他既得到這位李姓官員的熱情款待后,也是有可能會在當今圣上面前,替這位李姓官員美言上幾句的。
即使,他不為這位官員美言,單單是現下逐漸展現在他面前的迎接長宴,也勢必會在日后成為佳話,廣為流傳,也終是會傳至當今圣上的耳中的。
眼下,長宴已成,民聲高漲,他也可以全然不顧這李姓官員的臉面,甩手離去。
但,他卻不得不去顧,百姓的民意。
他終是無法寒了百姓的心,這也許便是一個官員最大的無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