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陵的認知是正確的,他看到的就是人的尸體,他看不到羊角。
宋桂和路寥寥看到的東西和江陵看到的完全一模一樣,但是在她們的認知里,這種東西是羊的尸體。
瘸子當時一個人和鬼嬰在車廂里呆著的時候,也說過他看到過幾只羊,指的就是當時的宋桂和路寥寥。
但那個時候,并不是所有人的人在他們看來都是動物,蘇搖鈴的判斷就是基于從當時張鵬飛所說的話而做出的。
當時,張鵬飛說車廂里少了一個人。
他不敢說出自己看到了羊,怕被乘務員發現,實際上,如果乘務員不是莫名其妙跑路的話,張鵬飛或許活不到現在。
車廂里多了一個羊,少了一個人
基于認知污染的理論來推理,顯然,除去孟音的存在,其他人一直每多也沒少,只是張鵬飛把某個人當成了羊。
而車廂里,被污染的很嚴重的就是劉小沙,其他人都是剛上車的。
所以,張鵬飛是將劉小沙當成了羊,在張鵬飛的眼中,被污染的乘客就是羊。這一點,和瘸子的反應是一致的。
張鵬飛只看到了羊,卻沒看到“劉小沙”,所以,他覺得少了一個人。
許梓落那個小孩說車廂里多了一個人,是因為多了孟音這個不該存在的人,而張鵬飛說少了一個人,是因為他把某個人當成了羊。
所以,他才會在車門關上的最后一瞬間,告訴蘇搖鈴,她的身邊有羊。
那個時候,孟音剛被從后面的車廂推進來,三號車廂就只有蘇搖鈴,孟音和劉小沙。
乘客守則第七條,地鐵上不允許攜帶動物,一旦發現有動物存在,立刻告知乘務員。
這一條就是為了檢測認知污染到了第二個階段的乘客而設定的。
包括后面市公安局那一站,那一站是沒有怪物出現的一站,但沒有怪物存在,不代表就安全,或許從那一站開始,地鐵對他們的污染能力變得更強了。
從那一站開始,有人對于人和動物之間的認知開始扭曲,但依然保留了對正常人的認知,只會把出了問題,同樣被污染的人,包括這種人的尸體當成動物和動物尸體。
那一站的特殊規則要求乘客不要和動物在同一個車廂內,卻并沒有和鬼嬰那一站的特殊條款一樣規定時間。
顯然,鬼嬰只需要一分鐘的相處時間,就可以對乘客造成嚴重的精神影響,而之所以市公安局站不需要規定時間,是因為地鐵對他們的認知污染早就開始了,到這里只是會更容易被加深污染。
和認知中的“動物”呆的時間越久,越能認識到自己與正常乘客之間的區別,并且陷入恐懼和自我懷疑的情緒當中,不同的人,還會引發不同的其他負面情緒。
比如憤怒,生氣,嫉妒,猜忌,攻擊等等。
因為正常乘客是看不到動物的,越是意識到這一點,越會恐懼和瘋狂。
“孟音”聽到這里,明白蘇搖鈴是真的在這幾個危機四伏的站臺里,用極短的時間就摸清了七號地鐵的大部分規則,而不是在迷惑它。
怪不得蘇搖鈴對它的投誠不屑一顧。
反正這部分規則蘇搖鈴都看出來了,它再隱藏也沒有必要,還不如主動說出來博取一點好感,于是它接著蘇搖鈴的話往下說。
“你猜的沒錯,而認知污染的最終階段,也就是第三個階段,在他們的認知中人不是人,而是食物。”“孟音”說,“現在你的兩個朋友,張鵬飛和車廂里的這個,就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乘車規則強調,地鐵上不允許攜帶食物和進食,如果看到了食物,是污染加重的體現。
它頓了頓,似乎有些疑惑“只是我不明白,你既然知道認知污染和他們的狀況,為什么還不肯殺掉他們,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我已經和你解釋過一次了。”
蘇搖鈴并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和“孟音”繼續辯論。
剛才她問了張鵬飛,什么是食物,就是想要知道在他的現在不正常的,扭曲的認知當中,食物到底是什么樣的存在。
張鵬飛說的內容沒什么問題,乍一聽也發現不了他的認知有問題,而且一些地方和正常認知是一樣的,就是食物是用來填飽肚子,緩解饑餓的東西。
但蘇搖鈴絕不會認為,他的認知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