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們喧嘩的聲音響起的時候,楚清已經做好了飯菜,正往雞蛋羹上澆料汁呢。有腿快的孩子先跑到廚房,因為聞到香味了。
“不準進來先洗手,然后在門口排隊。”楚清吩咐道。
“憑什么”聲音有點耳熟,楚清一抬頭,看到是上午那個喊“寡婦廚娘啞巴孩兒”的那個孩子,還一臉的氣憤。
“我們平時都是這樣的”
“奔跑會把塵土帶進飯菜里。洗干凈手再吃東西不會拉肚子。”楚清平靜回答。
“事兒媽一個”那孩子喊道,“先到先得,晚了就沒飯吃了”說得理直氣壯。
看來之前這些孩子的午飯吃的不太平衡啊,按照先到先得的理論,小班的孩子估計都吃不到什么了。
“不會,”楚清語氣堅定“你們每月的伙食費是相同的,所以飯菜的多少也會相同。我會平均分配每份飯菜。”
以前因為是村里的婦人輪流過來做飯,所以經常會有優先自己孩子的事情,大孩子們身高腿長力氣大,也能說會道,總能給自己多爭取一口吃的。
小孩子們就只能盼著自己娘來做飯的日子才能吃飽。畢竟這時代的人每天兩頓飯,除了去田里勞作的能吃干飯,其余人兩頓都是稀的。
這幾年動蕩,連年征兵,許多人家都缺少勞動力,連重體力勞動的人基本也沒干飯吃。所以學堂中午這頓飯就成了孩子們爭搶的資源。
學堂里吃干飯。這是謝先生要求的,三個村的村民也都同意。
不然孩子在家也是餓著,大人也心疼。能來學堂的都是各家最重視的孩子,給交伙食費,就得物有所值。不一定能吃飽,但是總比在家里吃點米湯強。
陸續趕到廚房的孩子都擠在門口,聽到楚清的話反應不一。
小孩子們很開心,“能吃飽嘍”他們拍著巴掌;大孩子們多數沒說話,因為楚清鎮定權威的樣子讓他們心有忌憚,也不認識楚清,所以暫時沒吭聲,但是那幾個被罰抄50遍的孩子嚷嚷起來
“吃多吃少各憑本事”
“那幫小崽子憑啥跟我們一樣他們撐死我們就得餓死”
“以前從不這樣的,你算老幾改規矩”
這么一嚷嚷,感覺就要炸營一般。楚清頭疼。
跟小孩子吵架,唉,真是
“我是這里的廚娘,負責學堂的午飯。每人每月都是交6斤米或面加30文錢,平時你們吃的多的是不是要給吃的少的有所交代沒關系,等下這問題我會請示謝先生和村長。現在,你們要先排隊打飯還是先解決吃多吃少的問題”
飯菜香味正濃,學習一上午的孩子們都餓了,而這會跑得快跑得慢的也都到了。孩子們訕訕,再有啥不滿也都都得而給肚皮讓位。
“打飯”孩子們說。
“洗手,排隊”楚清說。趁他們洗手排隊的功夫,楚清快速擺好碗盤,一人一勺飯一勺菜一勺蛋羹。飯用碗裝,兩個菜盛在一個盤子里。
“兩個菜”有小孩子驚呼
“是蛋羹呢”
“還有肉肉”
驚呼的聲音越來越多,剛才的憤憤暫時無蹤。平時學堂的大鍋飯都是一飯一菜,不求好吃的。畢竟婦人們在這做完飯還要趕著回去給自家做飯,沒工夫搞花樣
孩子們一手端飯碗一手端菜盤去吃飯了。米飯不軟不硬,粒粒米都伸展開了,沒有鍋巴。那點鍋巴在重新上屜蒸了之后也都軟化了。
菜有兩樣,尤其雞蛋羹是有肉末澆汁的,涼拌菜也比平時煮的菜滋味要足,咬起來還不是軟趴趴的。孩子們吃的很香。結果是大孩子沒吃飽,小孩子沒吃夠。
沒油沒肉的飯菜,真的不是很頂餓。但是小孩子們沒再餓肚子。大孩子們雖說覺得吃的香,但是比平時吃的少了,不太高興。
可是楚清說的話他們又沒理由反駁,都是一樣的伙食費,憑什么他們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