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塘原本不是一家連鎖店名,它曾經只是可以讓市民在堤岸上納涼的所在。
后來才發展成高檔海上飲食娛樂場。
那里泊滿大小船只,帆影風動,獵獵作響,是一座令岸上人好奇的海上九龍城寨。
銅鑼灣避風塘里有一個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花花世界,那里有歌女獻唱,有富豪一擲千金,也有從海上直接送來的最活蹦亂跳的海鮮。
清晨時,這里還在安睡,與夜晚的燈紅酒綠截然不同,需要清洗的狼藉、暴露在陽光下的塵土與污跡
備菜的幫廚們與以往一樣,掛著因熬夜而生的黑眼圈,打起精神去迎碼頭直接開過來運送車。
一筐一筐的鮮貨被搬入后廚,用各種機巧的方法放置好,使之無損保鮮到被烹飪、入油鍋。
海鮮沉甸甸的,搬時忍不住呦呵呦呵的叫,以便給自己打氣助力。幾個人一起呦呵,便顯得格外熱鬧。
腥氣彌漫,幫廚們只需要一嗅,便知食材很新鮮,腥便也不覺得難聞了。
準備結賬前,一位幫廚照例在海鮮筐中隨手撥弄,以確保其中沒有濫竽充數的東西。
“咦”幫廚忽然捏起一根東西,皺眉轉著手腕端詳。
大家因著他的咦聲而好奇地望過來,卻見他忽地臉色大變,啊一聲尖叫,將手中的東西丟回了海鮮筐。
賣海鮮的人害怕自己的海鮮被嫌棄,自認為絕沒有濫竽充數,便即走過去要撿起那物看看是什么東西。
剛被嚇到的幫廚忙大喊“別拿別拿那那是個手指頭”
賣海鮮的伸出去的手猛地縮回身后,定睛一看,果然是根手指頭
還是根指紋被磨損殆盡的粗長斷指。
今日香江最高溫度19度,陽光明媚,不冷不熱好舒服。
吳孝玉坐叮當車從油麻地到九龍,感受著這個世界從繁華緊致,到老舊瑣碎。
近年開始,這座城忽然忍受不了九龍城寨的荒唐,于是動大刀開始拆城寨,建公園。
那些古怪的不知道通往誰家的木梯被砸爛,藏著不知多少窩老鼠的暗室被掏空,連不知埋了多久的干尸都見了太陽,可是老街坊誰也說不清那死人到底是誰
可拆除一座不知住著幾代人的舊世界,并不那么容易。
大錘和推土車要從一個角做突破,一邊推拆,一邊斗爭,偶爾被迫停工,又忽然大刀闊斧拆了好久,也不過七七八八。仍有許多住戶每日聽著轟隆隆聲逼近,照舊在城寨家中生兒育女,只要不拆到自己門前,生活照過。
吳孝玉出生在城寨,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穿過其他人家,才能到自己家里,偶爾遇到別人家的老漢剛上完廁所,看見她便用那只剛擦過屁股的右手撈摸她,跑回自己家了,仍能聽到老漢猥瑣的笑聲。
那是你在家里放屁都能驚動鄰居的地方,隔壁打孩子,四周會冒出幾十個街坊勸架。
吳孝玉穿過被拆除廢木堆砌的巷,避開木板上生銹的鐵釘,回那個她早就想擺脫的豬圈一樣的房子。
進組時看到七十多歲的外婆從外面端了一瓦罐水回屋,她忙過去幫忙,手捧住瓦罐,繞過曲折,避開雜物,將瓦罐放在爐灶上。
目光忽然落在瓦罐外側她手捧的地方,那里留下了一個暗紅色的指紋。